“哇啦哇啦~~~”
張洪濤連續說了一大堆,D這個D那個的,聽的趙奕頭都大了,他只明白了后面的一段,對方的想法是以DD5為基礎做研發。
“我想做其他方向的研發!”
趙奕說完解釋道,“不管是DD5,還是DD6,又或者是DD其他,都是單晶鎳的方向,‘單晶’是一種有優勢的方法,但也只是方法而已,不管是科學院還是航空材料院,都已經在單晶鎳的方向上做的很深入,我們也朝著這個方向研究,并沒有優勢。”
張洪濤聽著點頭。
他們確實把項目申請下來了,但想以DD5為起點做研究,肯定要和科學院的金屬研究所打交道,金屬研究所也許能提供一定的資料,但研發經驗是提供不了的,甚至說,就連資料也不可能是全部。
趙奕繼續道,“所以我是想以鎳鐵合金為起點,繼續做研究。”
“鎳鐵合金?”張洪濤驚訝的喊出來,“這個技術早就有了,但一直沒有進步,而且沒有前景。”
“前景廣闊。”
趙奕很肯定的說道,“它能用在渦輪發動機上就是明證,只要繼續改善,肯定能做的更好。這就是我想好的方向。”
“我已經申請去307鋼廠,看一下鎳鐵合金制造的全過程。”
這就是趙奕的想法。
看看渦輪機上鎳鐵合金的制造過程,就算不能做大的改動,進行一定的改善強化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這就是成果保證了。
只要能提升鎳鐵合金的性能,使其更耐高溫、擁有更高的強度,就足以提升昆侖發動機渦輪機的性能,等于是完成了最終目標。
提升,不是創新、創造!
趙奕還是希望所做的研究,能跟上國際最先進的水平,甚至超越國際水平達到最頂級,他的想法就是在改善性能的基礎上,從稀有金屬的方向下手,比如,添加金屬錸,理論上就有希望大大提升性能,具體怎么樣添加、添加比例是多少,就是接下來的研發方向。
“你呢?”
趙奕說完看向張洪濤,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問‘我們的想法不一樣,你是想研究DD5方向,還是跟著我一起做鎳鐵合金’。
張洪濤想都沒想,直接說道,“我和你一起去307鋼廠,人多力量大,這個方向我也很看好!”
“合作愉快!”
……
張洪濤回到了航空航天大學,就被王志芳問及和趙奕討論的結果。
“他怎么說?”
“對我們的意見怎么看?”
王志芳說的是‘我們’,因為研發方向以DD5為基礎就是他提出來的,他覺得DD5的前景比DD6大,而張洪濤只是想著做單晶鎳的研究,并沒有具體的想法。
張洪濤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是這樣的,我們討論了很久,最終決定研究常規的鎳鐵合金。”
“為什么?”王志芳很不理解的問道,“鎳鐵合金能有什么前景?”
“我也這么想啊!”
張洪濤嘆了口氣,說道,“王老師,您的經驗豐富!但我更相……”
“咳咳,那是趙奕提出來的。”
王志芳一時間沒回過味,仔細想想理解成了‘我更相信您。但趙奕那邊申請的經費更多,而且項目能通過就是因為趙奕’。
實際上,張洪濤沒說完的話是,‘王老師,您的經驗豐富!但我更相信趙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