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芳和張洪濤也看到了消息,他們都為K03A驚訝不已,307鋼廠研發組發布的只是說,‘在趙奕的建議下’,就好像趙奕只是提供建議,研發才是真正研究怎么改進的,實際上,他們很清楚‘趙奕的建議說的很通透’,307鋼廠研發組只是按照建議去做,K03A性能提升都可以說是趙奕的功勞。
“所以……”
“趙奕還真不是亂說的,當時他說有個大問題,確實是大問題啊!”
王志芳滿心感嘆的說道。
張洪濤倒是不那么意外,他反倒覺得很正常,“王老師,我早就說了,聽趙奕的肯定沒錯。他是天才,我們就是普通人,咱們憑借的是經驗,他憑借的天賦,但研究上,天賦更重要。”
王志芳深以為然的點頭。
張洪濤繼續道,“之前我和趙院士一起做過衛星外殼材料的研發,他的建議,真是……聽就對了,最終結果都和他說的一樣,還有甲板鋼材,趙院士也給了我幾個建議,都很對。”
王志芳驚訝中反倒沒了主意,問道,“那咱們現在怎么辦?做K03A的研究?但知道怎么著手啊!”
“等。”
“等?”
張洪濤道,“我和趙院士溝通過了,他說是等307那邊的消息,以提升以后的K03A為基礎去做研發,但我感覺還早。”
“這還早?”
張洪濤搖頭,“還不到時候啊,據我所知,趙院士的建議報告才剛提交沒幾天,307那邊肯定沒有根據建議做完善,過一陣子,看吧,肯定還有提升。”
王志芳張了張嘴都敢反駁了。
如果換做是之前,他一直說‘你在做夢’,剛看到消息以后,他發現沒辦法說什么了,趙奕說的‘大問題’真的存在,改善以后大大提升了K03A的性能,等他的建議都被采納,K03A就還會有提升?
但是K03A的性能再有提升,就已經快追上國際水平,好像都不用再改進了吧?就算想繼續改進,還有提升空間嗎?
王志芳忽然迷茫了。
……
燕華大學,動力工程實驗室。
昆侖發動機樣機組的工作很清閑,就只是維護一下零部件。
領隊袁海濤,兩個工程師周慶和薛鳳革,大部分時間就坐在辦公室里的,討論著趙奕對發動機的改進問題,到現在他們都清楚了,趙奕是有心把樣機來個大改造,從里到外的改造一遍。
換做是來首都前,他們一定不敢相信,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航空發動機構造太復雜,能設計一個部件,就已經很了不起,怎么可能實現從內到外的改進呢?
現在他們相信趙奕能做到,但具體有多少效果很難說。
趙奕的能力是相當值得肯定的,但限制發動機性能的不止是設計,還有一些硬性的技術,比如說,渦輪葉片的材料。
之前趙奕對燃燒室進行了改進,因為有著渦輪葉片的限制,燃燒室的效能提升并沒有多大意義,就算是有了提升也不敢全部發揮出來,否則就會導致渦輪葉片承受不住高溫快速損壞。
所以問題就在于渦輪葉片。
“難啊!”
薛鳳革嘆氣的說著,“趙院士確實很厲害,但材料上的技術難關……”
他說著都搖頭。
“是啊,這沒辦法的。就是因為這些限制,咱們組的設計,都忽略了動力系統,必須要等合金材料那邊有成果才行。”
袁海濤也跟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