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性能再次獲得提升,熔點達到了1640度,強度沒有變化。
趙奕決定繼續進行論證實驗。
第四次實驗用時六天,包括前面的論證和實驗部分一起,最終得到的成品,性能再次得到了提升--
熔點1650度!
第五次實驗只用了五天,因為只修改了設計的兩個地方,只可惜最終實驗得到的成品,沒有在第四次實驗基礎上獲得提升。
“熔點依舊是1650度啊!”
“和上次的成品差不多,我測試的時候,感覺就是一個東西,連顏色都一模一樣。”
“強度呢?”
“也一樣,最少差別分辨不出來,就算是同一種產品,不同批次生產出來的,也會存在這種差異。”
“……”
研發組的人都在嘆著氣,或許是因為習慣了有提升,前面幾次實驗都是這樣,每一次都會讓成品熔點繼續往上提升。
這次完全沒有提升,讓他們產生了失望的情緒。
趙奕倒是完全不在意,“這也是正常的,不可能每一次都有提升。”
他一句話驚醒了其他人。
他們發現自己是跟著趙奕做研究入魔了,以前做實驗的時候,別說是每一次讓成品獲得提升,即便是實驗十次,能有一、兩次讓成品性能獲得提升,就已經可以說研究很高效了。
“但是,接下來呢?”
王志芳說出了其他人的疑惑,所有人再次看向了趙奕,“趙院士,你有什么計劃嗎?”
“有。”
趙奕點頭,“經過這次試驗,我們可以確定,沈教授的設計已經到了盡頭。”
這是結論。
其他人都跟著點頭。
他們連續做了好幾次實驗,可以說把能挖掘的都挖掘了,沈丙河的設計被研究到了‘國際頂尖’,就沒有必須繼續了。
趙奕道,“所以我們要開啟新的試驗,之前不是有好幾份論證嗎?李榮茂、張洪濤……”
他直接點了名。
“對了。”
趙奕忽然開口道,“這次我們就找一份最嚴謹的設計好了,王院士,我記得你上次就準備講解一下你的設計,現在,可以嗎?”
王志芳愣住了。
他想到了背包里那份,‘滿是漏洞’的入門級設計,馬上擺手說道,“真是不碰巧,今天我沒帶。要不還是用洪濤或者榮茂的設計吧。”
他的語氣很肯定。
這時,張洪濤忽然站起來說道,“王老師,我知道您是為了給我們年輕人機會,但現在是做研究,很重要的研究,一切都是要以研究為中心。”
“早上來的時候,我看見了,您把設計放進了包里。”他說著直接到椅子上拿過包翻找,隨后大聲說道,“找到了!王院士,我就說您肯定帶了!”
他把設計放在王志芳身前,“趙院士說找一份嚴謹的設計,您就來講解一下吧,我相信,這里沒有人能比您的設計更嚴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