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樣。”
他仔細思考了一下,說道,“重新設計一下主風道外層、二級風道外層,盡量拉近燃燒室邊緣和噴氣口的距離,減少可能增加的重量。”
“我們就試一下~”
趙奕敲定了研發方向,其他人也沒什么意見,因為他們對于發動機外皮的設計,都完完全全是外行人,就沒有一個做過類似的設計工作。
所以一切都要靠趙奕自己,不過對他來說,這個設計難度并不好,其他人做設計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而在擁有足夠多的條件,他可以輕易得到理想的設計結構,只用了一天半的時間,他就拿出了一個設計方案。
這個方案是壓氣機外層設計成弧形,因為兩側的燃燒室很小,壓氣機對燃燒室形成了半包裹的結構,放氣活門的排氣管道,就能直接跨過燃燒室,穿過厚厚的渦輪組外層,抵達噴氣口邊緣位置。
雖然依舊是直線的行進,但管道的長度大大降低,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完全可以設計在內層包-皮中,并不需要再額外假設一層材料。
當然了。
因為內層增加了管道,肯定要對相關部分加厚,總重量還是會有所增加。
“只有最初預計的十分之一,而所能提供的動力和穩定性,增重也是可以接受的。”
孫磊做計算后得出結論。
趙奕倒是非常的淡然,他做設計以后就已經知道結果,計算對他來說沒有任何難度,他只是把設計拿給其他人看,象征性的讓他們提一下意見,讓每個人都增加一下參與感。
最好的結果就是全體通過。
如果有人提出意見也沒有關系,適當的簡單解釋一下,選擇性無視就好了。
到此。
孫磊的設計方案,問題全部被修正。
這一套設計被完全敲定,研發組內部慶祝會,大家都來恭喜孫磊的成功,一套設計能被采納也就代表了成功,周慶也沾了一點‘功勞’,他比孫磊還要受羨慕,因為他真的只是說出了想法,孫磊是做了設計并全程跟著做研發,來了昆侖二組后每天過工作超過十二小時,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的。
趙奕在慶祝會讓大家再接再厲,“我們爭取一口氣把問題都解決,設計出全新的、最頂尖的風扇發動機!”
“這個項目拖了太久的時間了。”
他很認真的說道,“我真想一口氣就做完。剩下的工作也不多了,都努力、加油……”
趙奕對大家的鼓勵是發自內心的,但其他人大多都很不理解。
“項目拖了太久的時間?”
“多久?”
孫磊就疑惑的問道,“據我所知,昆侖二組才剛組建吧?”
周慶道,“你來得晚,趙院士說的時間,應該是從我們運來樣機算。”
“到現在多久?”
“快半年了,我們是年后三月份來的,現在都九月份了!”周慶回答的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