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也討論起來--
“趙大神看起來很有自信,應該是沒問題了。”
“趙大神高考英語可是滿分,這個水平考六級都沒問題了,說六百五估計是謙虛了。”
“也不一定啊,都過了好幾年了,趙大神一直在搞科研,肯定沒多少時間學英語。”
“六百五啊!別說是六百五,我覺得能考五百五都是神人了,我能考四百五也行啊!”
“那么,駱桂軍呢?”
駱桂軍也是正常報名參加考試,因為輿論比較關注,他參加考試時,樓下就有好幾個記者等著,他可不像是趙奕一樣,對媒體采訪有些頭疼,而是考試前后主動接受了采訪,他的估分恰好比趙奕多一點。
“卷面應該有660以上,可能更高,但具體多少分很難說。”駱桂軍說道。
他們之所以都說‘卷面分’,是因為六級考試的分數不是卷面分,還要經過加權、等值處理后,利用一個均值為500、標準差為70的常模正態分數,來計算出最后的得分,簡單來理解就是,最后算分的時候,有些題目的分數和卷面上存在差別,考生最后的得分就會和卷面分存在一定的偏差,偏差不會很大,只是一定范圍內,對于‘臨近及格’的學生比較重要。
如果能考六百分以上,百分百肯定會及格,就不用考慮偏差問題了。
駱桂軍說的恰好比趙奕多十分,讓好多人也更期待兩人的真實得分,多數人還是看好駱桂軍,因為他是研究語言和外交的教授,趙奕名氣確實很大,但他是做科研的不是研究語言的,英語想和專業研究語言的相比,還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這種討論意義也不大,六級考試分數不是一天就能出來的。
熱度持續了兩天。
接下來的討論聲就比較少了。
趙奕沒有在意網絡上的討論,他繼續自己的讀書生活,每天就是看看書充實自己,也準備著哲學專業的期末考試,他有八門課都是在年底考,剩下的幾門哲學專業課,則要到明年六月份,八門專業課對其他學生來說實在有點多了,但對趙奕來說不算什么,他只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去看哲學專業課,剩下的時間都是找感興趣的書看,比如說歷史就很有意思。
文學課程永遠逃不過歷史,就算是哲學專業的內容,也有很大一部分和歷史有關。
人類發展的歷史、哲學發展的歷史、經濟發展的歷史以及科學發展的歷史,每一項都很有參考意義,借助歷史也許就能找到今后的科研、發展方向。
很快。
一個多月過去了。
平平淡淡的一個多月,趙奕在充實自己的同時,也關注著發動機設計驗收工作,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但還是有一些設計,航空集團的專家組不理解,或者運算不過來,需要他來做解釋。
趙奕中途也跑了一趟航空集團,后來有什么問題就干脆視頻做解釋,不是有什么大事情,他一般不想到處去跑,根本沒什么意義。
這天依舊很平淡。
唯一不平淡的是參加六級考試的學生們,他們紛紛查詢自己的成績,網絡上也出現了一些聲音,六級考試并不受到太多關注,但聯系到趙奕的名字,討論就變得熱烈起來,好多人都期待能知道趙奕的成績。
同時,駱桂軍的成績也受到關注。
駱桂軍都不用主動爆料什么,就有記者上門采訪,他當場查詢了自己的成績--
679分。
這是個相當高的成績。
英語六級的總分才只有710分,能考到679分,足以說明駱桂軍的水平,要考慮到他不是那種專門備考六級的學生,幾乎不會做什么準備,就是以個人水平正常去參加考試。
好多人感嘆,“不愧是外國語學院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