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戰機則是為了對抗東部國家的力量,東部國家有M國背后支持,就需要技術性能起到威懾作用,設計、制造上就要高端了。
J-31就是這樣。
J-31碰到的問題不是使用限制,而是被要求的用途太廣泛、技術太過于高端,適配一大堆性能的前提下,還需要……減重?
李建明只感覺太難了。
他覺得其他部門大概都沒有仔細思考過,就不斷對J-31提出設計要求,可全部都做到怎么可能呢?國內的戰機設計、制造經驗和技術,肯定已經找到了一些特色,但必須要承認的是,與國際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好多技術不支持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單靠設計提升性能。
李建明帶著郁悶走進了小會議室,見到趙奕還是露出了笑容,他握住趙奕的手說道,“趙院士,真沒想到,你會來設計發動機,有了你的參與,以后都不用發愁發動機性能問題了。”
“客氣了!”
兩人說了幾句相互恭維的話。
實際上,就是李建明一直在說,趙奕確實不知道李建明,大概是因為戰斗機的設計師,對外也不會做太多的宣傳,他們不能說低調做貢獻,但確實不會被太多媒體報道出來。
很快話題轉到了WZ-A1發動機上。
戰鷹組需要知道J-31對發動機的參數需求,才能知道怎么對設計進行一定幅度的修正,來制造WZ-A1的樣機。
面對這個問題時,李建明則連連抱怨,“想定型設計,難啊。趙院士,你也看到了,J-31的設計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甚至設計需求上都沒有確定。”
“我們短時間很難確定設計,也就很難提供具體到發動機的參數需求。”
趙奕皺眉問道,“我們可以先制造樣機,等調試好了以后,如果性能上有差異,可以對J-31的設計進行微調,或者對發動機性能進行修正。”
李建民思考著點頭道,“這個也是可以的,但是大致的參數,我回去還是要和其他人討論一下,和其他部門也要溝通……”
他連續說了一大堆。
趙奕聽了好半天,很干脆的問道,“李教授,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幾個月吧!”
趙奕再次皺起了眉頭,“不能短一些。”幾個月時間有些太長了,樣機可不是一下子就能生產出來的,只是定型參數就等幾個月,時間都被等待浪費掉了。
李建明歉意的搖了搖頭。
兩人沒談攏。
或許也不能說沒談攏,氣氛還是很客氣的,主要J-31確實無法定型設計,連大致的參數也無法提供。
等李建明離開以后,高明甫安慰的說道,“趙院士,其實,相對于戰機設計來說,幾個月時間已經很快了,J-31的建造,肯定是個長久的工作。”
“別說是設計都沒定型的J-31了,就算是已經試飛的J-20,具體的設計還要經過很多次修改,也許連發動機都要更換,昆侖組瞄定的不就是J-20?”
趙奕郁悶的搖頭,“但是,幾個月也太長了吧,我只是要個參數啊,而且……這種事情,說幾個月,也許就能拖夠一年,甚至更長。”
高明甫沒有反駁,他默認了趙奕的說法。
趙奕帶著郁悶回了酒店,想想還是很不甘心,干脆再快步走回來,直接找到了劉建昆。
劉建昆處理完會議后續的工作,才剛回到辦公室打算休息片刻,之后還要應付幾個設計師、經理和軍方代表,他的工作確實非常忙。
這時,助理就報告說,“趙院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