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倒是也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但在意的也只是外形是否漂亮,而不是設計有什么問題,因為設計上的問題,他都非常清楚,不需要其他人提出什么意見。
這個外形設計核心就是發動機,外形就是圍繞最大化發揮發動機性能,讓飛機能夠更靈活并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
另外,就是美觀了。
先進的戰斗機一定要設計的美觀,高顏值可不止針對男男女女,戰斗機也是一樣的,有顏值的戰斗機讓人一看就覺得很先進,反之讓人看著都沒興趣,下意識的評價自然也不高。
外形設計只是開始。
現在距離完成全部的戰斗機設計還很遠,就只單純有個適應發動機進行的外殼,進度大概也完成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接下來就比較重要了。
在會議上,趙奕主要和和航空集團派來的團隊隊長溝通,隊長的名字叫費正斌,他帶的團隊專門負責戰鷹組和其他研究所的溝通問題。
趙奕交代費正斌的主要是先后問題,首先要完成的是座艙、安全設施部件以及導彈支架部分相關技術的研究所,他們只知道這些部件需要的標準尺寸,但設計必須還要找個技術專員來。
這幾項直接關系到飛機的外形,肯定是首先要解決的。
下一步要解決的就是雷達、信號干擾系統,都需要直接裝配在戰斗機上,甚至是戰斗機的外層,肯定會影響到外形設計。
和費正斌進行了簡單的交談,提了以下戰鷹組的要求,順便讓他催促一下其他研究所后,趙奕就交代起了團隊要做的工作。
首先,就是發動機樣機制造的準備工作。
發動機樣機制造是很復雜的,好多的部件都不在一個工廠里完成,渦輪葉片、增壓葉片、靜子葉片和前段扇葉的制造,都是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所以制造方面就要提起準備,提前就和工廠方面溝通,讓他們開始制造模具,就算不直接進行制造,也要投入精力做準備,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可不能浪費。
“袁隊長,幾種葉片的制造,你都去盯一下,拿著現有的參數去,如果他們不配合,就找科技處的劉部長,我會提前給劉部長說。”
“如果遇到什么技術問題,隨時報告!”
“好。”
趙奕還讓王志新、孫磊、李榮茂分別負責樣機制造的前期工作,他們都要派出去下工廠,到一線去監督模具制造、樣機制造準備等等。
戰鷹組這邊就只留下少數幾個人。
趙奕也沒在意。
他甚至覺得自己就夠了,發動機樣機制造是大事,其他事情都可以排在后面。
等工作都交到好了,趙奕又把內容拉回飛機設計,他說起了戰鷹-1的設備問題,“我們要最穩定、最先進的設備。”
“每個部分的要求都是這樣。”
“穩定最重要,先進排在后面。因為飛機制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許過不了幾年設備又要更新換代了,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飛機飛起來,先進的設備是飛機正式批量生產、服役,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那就不是趙奕考慮的了。
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把飛機設計出來,推動發動機直接進入樣機制造階段,但不管怎么說,飛機設計也是要審核通過的。
這可不容易。
所以飛機性能穩定才是最重要的,飛機設計定型主要考慮的,一個是性能問題,另一個就是穩定性問題。
在外形的設計上來說,趙奕對性能和穩定性很有信心,但設備是否穩定就不清楚了,選擇設備的最優解就是的穩定,設計上也會根據最穩定的設備,來進行外形的設計修正。
這樣的設計肯定能通過評審。
實際上,現在的外形設計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重量稍稍有些偏高,完美的設計也存在不完美的地方,系統能力使用不會考慮重量問題,有些設計確實非常朝前、非常高端,但也會使用更多的外殼材料,就導致整體重量的增加,好在增加的程度并不高,還在發動機性能可覆蓋、承受范圍內。
“如果再減小重量有些得不償失,因為每一個地方設計的都很完美了。”
“可折疊機翼、上方可調進風口、可調修正式尾翼、預留的起落架、彈倉……”
趙奕仔細審視好幾遍外形,還是覺得沒什么地方可以調整,精簡版可不是想做就能做出來的,他有些理解為什么媒體上都說M國的F-35超重問題了,一架戰斗機什么功能都想要,功能齊全倒是齊全了,還想控制住重量就實在太難了。
……
會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