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和趙琳琳對視了一眼,就連林曉晴都有些舍不得,她做的事情沒有其他人多,但還是為幾人的公司付出過很多的時間,突然就說要把公司轉手賣掉,怎么都感覺舍不得。
“不然呢?”
趙奕到不覺得有什么,“難道你們想真正做大?以后也許政策什么的,都會成為最大的限制,就算虧損了幾個億,都不一定做的起來。”
他說的很認真。
這是事實。
趙奕不太懂商業上的事情,但比其他人多出來的記憶,也能做出個基本的判斷,即便是花費大量資本、時間,做起來可能性也不大,馬上就要進入智能手機的時代,網絡情況就發生根本變化。
那些大公司一旦發現在線醫療有市場,馬上就會大手筆的出手,網絡擁有流量才是關鍵因素,好多的在線醫療都會出來,他們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還不如有一點成績,就直接打包賣掉,賺上一小筆也是值得的。
趙奕最后說了一句,“就像是我們的大學,現在馬上到了結束的時候,但相對于人生而言,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啊!”
……
新的開始,新的起點。
年后。
趙奕的起點就是催促合作的研究所、機構,提供戰斗機最新完善設備的數據資料,他還要求幾個研究機構派出專業的人來,來和戰鷹特研小組做數據交接以及設計論證。
這是必須的。
戰斗機設計相關的一些部件,必須要找專業參與設計的人員來,一起研究怎么把部件放在戰斗機設計中,因為每一款戰斗機都是全新的設計,而不是‘流水線’制造的標準產品,論證相關甚至會涉及到設備相關線路連接問題,單單靠戰鷹組不可能完成,除非他們把每一個部件運作方式都搞清楚,先不說搞明白這些難度有多高,關鍵只是為了戰斗機設計,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趙奕交代完戰鷹組的工作后,馬上關心了一下張震的工作。
張震過年期間就一直在跑,還到周浩仁的家里拜訪了一下,差不多已經談好了。
趙奕手下有兩家公司,其中星億科技公司占據的股份高達百分之九十九,剩余只有許超、張震、趙鎮西極為少量的股份。
那么就以星億科技公司的名義,以市場價九成五左右的單價,購買紅風工業集團一千萬股(每股10元)。
在主軸技術研發合作方面,紅風工業則是和燕華大學的機械系統與振動實驗室,達成相關的合作協議,合作負責方主研究員是趙奕。
這個方案是商定結果。
至于趙奕是不是機械系統與振動實驗室的研究員,雙方甚至都選擇忽略了這個問題。
這天。
機械系統與振動實驗室的負責人朱霖,回到實驗室查看項目信息的時候,就突然發現了一條紅風工業發來的合作確認函。
“紅風工業集團和燕華大學機械系統與振動實驗室合作研發工業主軸技術?工業主軸?我們有這個能力?”
“初始贊助研發經費……五百萬?初期就給這么多?”
朱霖一時間懵了,他迷茫的自語著,“這么大的事,這么大的研發合作,為什么我好想……聽都沒聽過?”
“不對啊?完全沒印象啊?難道人老了,記憶力減退了?”
他直敲腦門。
可結果還是什么都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