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霖重新坐下來想著合作研發,還能給實驗室設備來個升級,心里忍不住涌現出喜悅,但他忽然感覺有點不對勁。
“我剛才……”
“不是要難為一下他嗎?怎么還說一切都配了?!”
“這個怪就怪……趙院士說的條件也太好了吧?沒辦法不配合啊!”
……
趙奕、紅風工業以及機械系統與振動實驗室,三方都已經談好,合作也很快達成了。
紅風工業派人來簽訂協議,第一個簽訂的是合作研發協議,需要趙奕本人、朱霖代表實驗室以及紅風工業三方簽字。
第二份就和朱霖沒關系了,是趙奕收購紅風工業股份的協議。
張震帶著律師和對方對接,一起做了資金和股份的交接,股份收購方式注資配股,也就是星億投資公司,給紅風工業注資一億人-民-幣,紅風工業按照市場價格的九成五,增發相應的股份給星億投資公司。
這些股份是額外多出來的,等于星億投資公司的注資,讓紅風工業有了更多的流動資金,二級市場股份增多,市值也相應的增多。
等兩份協議簽訂好以后,配股是證券公布消息后到賬的,合作研發的主軸技術資料,后續會送到機械系統與振動實驗室。
很快。
周浩仁就知道協議正式簽訂的消息,他和公司兩個部門負責人說起的時候,帶著感慨的搖頭點評道,“我現在算是知道了,趙院士是真心支持高端制造業發展,真希望更多的人都這樣,我們集團就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
“但是,從投資角度上來講……”
“對了,我實話跟你們說,可不要說出去。”周浩仁左右看看小聲道,“其實趙院士決定注資,我個人覺得吧,只是為了做投資賺錢,所以啊,我才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說……”
“我們集團二級市場的情況,你們都知道。”他說著不斷的搖頭。
兩個部門負責人也一起搖頭。
這不是他們不看好自己的公司,而是真正拼市場技術不人。
紅風工業是國有大型制造集團,制造供給基建、軍方裝備體系,有很一大部分產業是國家所有,真正歸屬上市公司的,就是很小的一部分,分屬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只有兩百億左右。
這很小的一部分,共用的是集團的技術,但他們的主核心是制造業,需要拿出技術和市場競爭,若是軍用領域來說,競爭力放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實力,但民用、出口部分需要的是高端制造,否則還不如國內好多小公司,而國內的高端領域行業,和國外存在不小的差距,競爭是處在絕對下風的。
紅風工業的股價一直都很平緩,上市十幾年來也沒有增長,甚至對比上市時的市值,還出現了小幅度的下降。
這就是目前的情況。
集團公司的管理層也希望上市公司部分能做好,能制造出更多的利潤、給股東更多的分紅,但高端制造技術實力有限,想要發展只能一步步的走,慢慢的增加研發投入,提升集團公司的技術實力。
這個過程是非常慢的,幾年、十幾年積累的成果,慢慢讓公司占據更多的市場。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紅風工業的上市公司部分,確實沒什么投資價值,就連公司內部管理層都這樣認為。
這不是管理的問題,純粹就是起步晚、技術積累趕不上。
周浩仁和其他人說了一會兒,還總結了一句,“所以說,趙院士也不是事事都厲害,他也有不擅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