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問題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找出答案,而有些問題則不能。
比如,下一個質數是多少?
這個問題的解答方法,就只能靠猜測并且一個個去驗證,驗證出后續某一個數字是質數,就等于是解決了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NP’,可以簡單理解為‘不知道具體要算多少次’,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驗證過程就是P,也就是‘運算一次就解決了問題’。
舉例來說,數字5后面的質數是幾?假如不知道后續的質數是多少,這個問題可以認為是‘NP問題’,做法就是一個個去驗證。
6,不是。
7,是。
問題解決了。
在驗證7的運算中,就解決了數字5后面的質數是幾的問題,就可以認為這個運算過程,也就是問題解決方案P。
聽起來似乎是很簡單,但如果是尋找超大質數,牽扯到的運算量就非常大了,一個個去驗算到最后就發現無法繼續。
NP完全問題,就是要證明是否存在統一的防范,快速解決類似‘只能靠猜測去驗算,而不能直接運算得到結果的問題’。
如果存在,找到這個方法。
如果不存在,證明不存在的原因。
NP完全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非常復雜的數學邏輯問題,仔細深入的一想,就不得不覺會讓人沉浸其中。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的數學家,都對NP完全問題的研究感興趣的原因,但一直到現在還沒有數學家能證明出來。
趙奕想到了NP完全問題,覺得空閑時間也沒事情,順帶著試試《衍生率》效果,干脆就決定深入的研究一下。
與此同時。
航空集團的總部迎來了科學院軟件所派過來的團隊,帶隊的正是新晉信息學院士劉賀敏。
劉賀敏的團隊受到了熱情的接待,但仔細注意就能發現,有些人對劉賀敏團隊的到來不怎么感冒,尤其是航空集團旗下,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航空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的人。
兩個研究所分別派來了小團隊,總計加在一起有十個人左右,帶隊的是經驗豐富的研究員郭金華和鄧敏容。
郭金華、鄧敏容都看了‘智能控制系統’,他們馬上就得出了,其中牽扯到非常復雜的算法,必須要頂級的數學計算機專家來。
事實上。
兩人的想法是,必須讓趙奕本來過來講解,才能把原理完完全全的摸透,只不過因為趙奕是設計組的領頭人,不太可能參與驗收工作,自己設計自己驗收,聽起來就很不靠譜。
雖然劉賀敏是信息學的院士,在進化算法、神經網絡的研究方面,有著世界級的成果,數學理論研究上也有一定成果,但要說能看懂‘智能控制系統’的內容,還是讓他們不太相信。
他們對自己的專業能力很自信,劉賀敏的研究成果比較高,但牽扯到具體的程序、算法,理解能力上不一定他們強。
劉賀敏也知道航空集團人才濟濟,自己來自科學院軟件所,還是科學院新晉的信息學院士,但要說到航空集團內部,頭銜真的很難有什么說服力,旁邊做招待的最低也是個研究所,還有動力學、機械學的院士,一個個都是學術、研發的頂尖人士,他和團隊必須要在理解‘智能控制系統’上,真正弄懂一些東西才有說服力。
所以被招待了一番后,劉賀敏就提出快速進入到工作中。
他們很快拿到了報告。
因為牽扯到保密性質,團隊里普通的研究員,就只能拿到一部分報告和代碼,他們會分別負責一部分的研究,劉賀敏則是拿到了全部的報告和代碼,也馬上投入到研究理解中。
然后。
劉賀敏左看看、右看看,確定沒有人注意后,才從公文包里拿出個密密麻麻、寫滿了內容的筆記本,對照著報告和代碼認真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