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也意識到這一點,頓時都覺得非常的震撼,他們一大群幾十號人,論證計算了半個多月。
這是多么龐大的計算量?
趙院士一個人……
“不敢想象啊!”劉建昆看著常規驗收組提交的報告都感覺非常驚訝,但不管怎么驚訝,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常規驗收,通過!
接下來就是‘智能控制系統’的驗收工作了。
劉建昆也馬上去了‘智能控制系統’驗收組,了解一下驗收組的工作進度。
然后他失望了。
“什么?還要兩個星期?”劉建昆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早在一個多月以前,科學院軟件所的人來了后,‘智能控制系統’驗收組就說有重大進展,并表示一個月內就能完成。
現在時間早就過去了。
雖然有科學院軟件所的人來,劉賀敏院士也親自到場,但‘智能控制系統’驗收組的主要負責人,還是郭金華和鄧敏容,他們才是航空集團旗下研究所的人。
面對劉建昆滿臉的驚訝和不滿,郭金華和鄧敏容對視一眼也只能苦笑了,劉賀敏院士剛來的時候,很快就弄清楚核心算法的情況,驗收進展確實是非常重大,因為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弄懂核心算法,其他的驗證相對簡單很多,甚至都不需要去仔細看源代碼,只要調試運行看結果就可以了。
但是一個月時間過去,他們的進展可以說用龜速來形容。
那幾個核心算法包中的代碼,牽扯的內容非常的多,計算量也相對龐大,最主要是,他們搞不懂計算的原理。
為了能盡快弄懂核心算法包中的內容,郭金華、鄧敏容干脆和劉賀敏一起工作,一邊對代碼進行研究一邊做交流,但有幾個位置還是搞不明白,聯系其他關聯的算法包,也沒有任何用處。
郭金華、鄧敏容都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他們只能把時間往后繼續推,也許再繼續研究討論,就能找出關鍵點了。
劉建昆對算法的事情不懂,也只能再給兩個星期時間。
很快。
兩個星期過去了。
劉建昆再一次來到‘智能控制系統’驗收組,得到的卻不是驗收工作完成的消息,而是……
“讓趙院士來吧!”
“讓趙院士來具體說說,我們一直研究討論也沒有結果。”
“對。”
這次劉賀敏也在,他拉著臉皮有些無奈的道,“算法包里有幾個點太復雜,想理解還是要趙院士本人來。”
劉賀敏真是放開了。
其實他并不想讓趙奕來,因為他就是軟件所拍來輔助做驗收工作的,結果卻看不懂核心算法的關鍵內容,實在是有些太丟臉了。
但是,劉賀敏沒有辦法。
他和郭金華、鄧敏容三人,連續對核心算法進行研究,幾個關鍵點是怎么都想不明白,他不由得想起了‘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法’。
那種非常燒腦的算法,靠看代碼自己去理解,需要花費的時間是海量的,別說是一兩個星期了,給一、兩個月都不一定夠。
現在能怎么辦?
面對趙奕設計的復雜算法,略微低一下頭也不算什么,最少郭金華、鄧敏容能理解的,其他人怎么看……咳咳。
這種驗收工作是完全保密的,其他人,比如科學院軟件所,也不可能知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