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慶可不是因為在蛋白發現過程中做出了貢獻才以他的名字命名,而是其他人都不想把名字和hiv聯系在一起。
這個帖子說的非常的詳細,連當時的對話都進行了描述,一看就是內部人員的發帖。
當天。
‘天慶蛋白名字的由來’,就登上了網絡熱搜的榜單,排名不高關注度也足夠高了。
戴天慶自然看到了熱搜相關內容,臉色頓時黑的嚇人,但他想知道是誰發的帖子很難,因為帖子是個bbs網站新賬戶發布的,新賬號也沒有詳細資料,連發帖的IP都是代理。
第二天他再來生物醫學研究所,看到誰都疑神疑鬼的,感覺最大的懷疑對象就是李明。
戴天慶甚至直接找到了李明,逼問道,“李明,是不是你?”
“什么?”
“是不是你?發帖?”
“我?”
李明一臉的無辜,“你在說什么啊?什么發帖,什么?我不太會上網。”
“……可能不是?”
戴天慶仔細觀察李明的表情,發現找不出什么漏洞,頓時懷疑起了自己的判斷,“難道是趙奕?不可能吧?趙奕不會做這種事。”
“難道是韓輝?那個老妖婆腹黑的很!”
“還是……”
這件事最終只能成為懸案。
……
五天后。
紅風工業終于有了動作,技術部組織召開會議,好幾個集團領導到場。
技術部說明了趙奕的電主軸設計,比他們現有的技術高一個時代,但因為設計只是理論上,還需要制造來驗證,而有些制造相關內容,設計圖紙并沒有辦法反應出來。
所以他們需要按照設計制造配件,然后根據測試結果不斷的做出修正,修正過程需要掌握全部技術的人輔助指導。
“也就是……”
“需要趙院士來?”
周浩仁聽了就馬上搖頭,“詳細技術都有了,我們不能自己研究嗎?”
“那需要很長時間。”
技術部一名資歷很老的主任說道,“我們只知道技術,但不知道原理,碰到問題就很難解決。這個必須找知道原理的人。”
這是問題所在。
技術方面只知道怎么去做,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去做,碰到個小問題也許就會成為大麻煩,因為不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原理方面想全部弄懂,需要花費的時間比制造產品還要多。
周浩任仔細想了一下,最后苦笑道,“請趙院士來是不可能的,他就算來也最多一兩天,肯定不夠用。看來后續的測試、修正,都只能去燕華大學的機械實驗室那邊了。”
很快。
紅風工業做出了決定。
他們派出了頂尖的技術團隊去了燕華大學,到了機械系統與震動實驗室,就開始查看實驗室的設備情況,隨后就快速訂購各種設備,有的則是讓集團公司下屬的工廠直接送過來。
機械系統與震動實驗室迎來了大改造。
這幾天,朱霖出差去深城高科技園區參觀,一應事務都交給了其他人,結果等他回來的時候,進了實驗室看到一片忙碌的場景,還有操作間好幾臺大型的器械,頓時愣在了原地問道,“這是……咱們的機械系統與震動實驗室?”
“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怎么才幾天時間,就大變樣了?這些人、這些設備……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