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緊跟著一大堆的評論,“你不是說過要回歸價值投資,要理性投資嗎?你不是說不看好紅風工業嗎?”
“我就是相信你才清倉的,結果現在給我來個漲停!”
“尼瑪,錯過了一半買法拉利的機會!想上車太難了!”
“樓上的兄弟,我上次看到你的截圖了,你手里就幾百股,想買法拉利?指望紅風工業的股價漲到一萬嗎?”
“理智踩人,別打臉啊!”
“如果要打就狠狠的抽,讓他裝……”
“……”
第二天紅風工業開盤漲停,第三天依舊是開盤漲停。
這時候,更多的人注意到連續漲停的紅風工業,頓時就有專業人士對紅風工業披露的消息進行了分析,讓其他人明白為什么這條消息,能帶來這么大的影響力。
“主軸技術是高端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
“像是機床、汽車,或者各種機器,都離不開工業注重,國內缺乏高端主軸制造技術,放在國際上可以說毫無競爭力。”
“之前紅風工業的民用主軸、機床生產,主要還是在低端領域,有了新型的電主軸,他們可以進入中端領域,等于大大拓展了市場。”
“他們甚至能以此進入國際市場,因為國內制造業本來就擁有人力成本優勢,而紅風工業還有一項成本,材料、原料、鋼鐵材料技術。”
“紅風工業本來就是大型的軍工集團,他們能自主生產各種材料,也就是說,主軸相關的零部件、各種成品材料,他們都是可以內部自主生產的,等于是實現了從基礎的金屬礦石,到成品主軸的一條龍。”
“他們還擁有普通機床制造技術,連使用都有了方向。”
“在擁有從最低端到成品完善制造能力的情況下,紅風工業能把材料、技術成本壓到最低,產品放進國際市場就有價格優勢!”
其實,分析還有一點沒有考慮到,國內是有制造外銷財政補貼的,加上高技術制造產品政策補貼以及紅風工業本身的高端制造研發稅務傾斜優勢,他們制造的產品成本低到讓國外公司難以想象。
這也是國內制造的大優勢。
所以紅風工業披露重大研發消息,二級市場的反應才會如此迅速,只要能分析出一些東西的人,馬上就變得非常看好。
紅風工業的股價不斷上漲,很快就漲過了二十塊,漲勢可以說是非常驚人。
雖然不像開頭幾天開盤就漲停,但每天還是會漲三個點、四個點,而且持續幾天都是如此,好多證券分析師都說‘漲的太高’,但上漲還是持續不斷,似乎怎么說都沒意義。
紅風工業連續不斷的上漲也很容易理解,股價是盈利能力的反應,股票判斷有個重要指標是“市盈率”,,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全稱“市價盈利比率”。
市盈率是指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或者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的利潤,代表的就是每一年凈收益的倍數,可以簡單理解為,“靠股票派息多少年能拿回本金。”
紅風工業好多年份都是凈虧損的,靠國家補貼才能維持下去,派息的年份少的可憐,股票的價格一直都不高。
現在有了新的電主軸技術,研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市場就看好紅風工業后續的盈利能力,二級市場的股票市值自然就會大大增長。
另外,就是趙奕的明星效應了。
雖然紅風工業沒有在公告上說,具體和機械實驗室哪位研究員合作,但只要牽扯到燕華大學,所有人都能想到趙奕。
趙奕不止是學術界的明星,民間的聲望也非常的高,幾乎所有人都對他的科研能力充滿了信心,發現紅風工業和機械實驗室的合作,果然和預想的一樣,只幾個月就出了重大成果,后續自然就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