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昆帶著一堆人也是好事,比如,好多的領導過來,讓每個人工作都有了動力,他們都希望表現的更好一些,也的就會變得積極很多。
當然了。
壓力也是有的。
但是相對來說,戰鷹組工作沒什么壓力可言,因為他們的進度快到出乎意料,又沒有碰到技術性難題,似乎沒有什么問題解決不了,每個人就只做自己手頭上的工作,沒有難度自然就沒有壓力。
……
一天時間。
戰鷹組大部分人都投入到樣機組裝工作中,袁海濤則帶著兩個技術人員,和測試部門對接數據和系統問題。
劉建昆一行人也參與到樣機組裝中,有幾個領導還干脆和工人一樣,去幫著抬有些重的設備、器械、部件。
每個人都很忙碌。
趙奕倒是少有清閑的人,另一個清閑的就是翟立誠了。
翟立誠只是看看發動機數據,隨后就不斷的驚呼著,“這也太厲害了吧!”
“這推力,真的假的?”
“把這臺發動機安裝在J-8B上,我估計能跑過兩馬赫,甚至能達到三馬赫吧?”
翟立誠滿口都是驚嘆,說起話來,似乎有些夸張,但其實一點兒都不夸張,倒不是他說的數據有夸張。
飛行員看到發動機性能參數,和技術人員的反應是不同的。
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真的假的’、‘怎么實現的’,而是用這樣的發動機,戰斗機會怎么怎么樣。
比如,最高速度。
戰斗機的最高速度能達到三馬赫,其他人聽起來好像是很厲害的樣子,但飛行員考慮的是自身能否承受那么高的速度、加速。
翟立誠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他一看發動機的參數,就得出了個結論,“J-8B測不了這個發動機。”
“性能不夠、重量不夠!”
“如果采用最高的加速,戰斗機倒是沒多大問題,但是我……”
他說著搖了搖頭,補充道,“最年輕的飛行員也受不了。”
翟立誠說的是事實。
趙奕也明白他的意思,就是發動機高性能帶來的加速,超出了人類身體承受的極限,他微笑的說道,“不用測試最高性能,只要正常飛就行了,正常測試。”
“這個發動機對標的是中型以上的戰斗機,J-8B改進版是輕型戰斗機吧?”
“對,趙院士,還是你明白!”翟立誠馬上點頭道。
本來翟立誠說完覺得丟臉,周圍沒有專業的飛行員,也許都不了解他的意思,但趙奕卻幫他解釋了問題。
兩人也聊了起來。
翟立誠能被劉建昆帶到發動機組,肯定是經驗非常豐富的飛行員,他擔任飛行員的前十年,都是正常在軍隊服役,后來航空集團有需要,就被調到集團里,擔任戰機的試飛人員。
現在他已經三十九歲,快到了退役的年紀,再大一些就很難上戰機了,正考慮退役后到民航找個工作。
翟立誠說起開戰斗機,真能說出很多東西,比如,他駕駛過米格、J-7、J-8,還有一些常規的教練機,還駕駛過相對技術的先進的J-10,后來到了航空集團這邊,就只是做試飛工作,上的戰機檔次就比較低了。
“我最遺憾的就是,沒有開過更先進的戰斗機了,像是現在的J-20,我就只是遠遠看見過,我同事年輕一些,他就上去了。”
“但是,要我說,他的技術差得遠,就是年紀小了一點。”
翟立誠說著滿是遺憾。
趙奕拍著他的肩膀道,“如果我們設計的戰機試飛時,你還在航空集團工作,到時候,就讓你當試飛員。”
“啊?”
翟立誠問道,“比J-20怎么樣?”
趙奕指著遠處的發動機,“就是它配套的戰機。”
翟立誠看向組裝中的樣機,想到了樣機的性能參數,眼睛都跟著亮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