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趙奕和黃文倩說了幾句,就不在意的走回了家,轉頭就把事情忘掉了。
和林曉晴領了證以后,林旭東夫婦只呆了一天就回去了,他也回去收拾一下,準備去參加航空集團的會議。
這次航空集團的會議,是專門制定戰鷹一型發動機的后續測試、制造生產計劃。
趙奕是戰鷹一型發動機的設計人,是戰鷹組的總負責人,肯定是要參加會議的。
等他到了航空集團的時候,會議也差不多到了時間,依舊是劉建昆主持會議,參加會議的人,都是航空集團內部研發組的負責人,或是下屬科研單位的領導層。
劉建坤直接公布了戰鷹一型發動機上機試飛測試的結果,很確定的說道,“依照上級的測試的結果,戰鷹一型發動機已經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考慮到戰鷹一型發動機的性能以及對未來的重要性,我們需要確定一個后續測試及生產方案。”
劉建昆后續的話都沒有幾個人在聽。
會議中還有好多人不知道戰鷹一型發動機進行了上機試飛測試,更不知道上機試飛測試的結果。
驟然聽到這個消息,他們都感到非常的震驚。
那可是戰鷹一型!
在戰鷹系列發動機設計出來的時候,好多人都參加了設計論證會議,也知道了設計論證的情況,他們都驚訝于設計的先進、超前,但相比來說,他們更看好戰鷹二型。
因為,戰鷹二型去除了好多高技術需求的部分,一些不確定的新設計、可能帶來問題的設計,也都被更換到成熟技術。
所以理論上來說,戰鷹二型的完善速度會更快。
結果呢?
現在戰鷹一型發動機都已經完成了上機測試?而且還取得了非常完美的結果?
這也太驚人了吧!
劉建昆坐在主位上,帶著微笑看著下面的討論,他能理解大家的心情,當時他聽到說要上機測試,都感到非常的驚訝,得到測試結果的時候,更是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但是,驚訝的時刻過去了。
現在他能夠很淡定的坐在這里,看著其他人重復他所經歷的心理歷程,甚至反應時間更短暫的多,也是個很有意思的感覺啊。
當然了。
不管有多少人處在震驚狀態,會議還是要正常召開的。
等討論聲變小了一些,劉建昆雙手向下壓了壓,繼續說道,“這個已經是確定的事情,應該有不少人知道了吧?我們就不必繼續討論了。”
“現在我們要決定的是,戰鷹一行后續的測試以及制造計劃。”
這個討論牽扯到瞄定已有戰機、資金、技術人員等多方面問題,劉建昆肯定不能自己做決定,只能是提出方案讓大家一起討論。
中途。
趙奕成為了會場主角,但他開口的次數不多,他多數時間只是聽聽,只有需要說明戰鷹一型情況時,他才會站起來說幾句。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研究討論,會議拿出了一個詳細的計劃,主要牽扯到四個重要決定。
第一就是,決定加大投入制造六臺戰鷹一型發動機。
其中有三臺獨立樣機,專供后續單人測試調整使用,有三臺則是瞄定研發中的J-20戰斗機,讓發動機和研發機一起進行測試。
第二就是人員支持,集團內部組建三個技術獨立的測試團隊,專門去對樣機進行檢測。
另外,就是擴建戰鷹組,成立單獨的技術部門,戰鷹組原來的成員,則分散到各個部門,有的擔任部門負責人,有的則升為技術主管等等。
總之,戰鷹組原來的成員都獲得了提升。
趙奕依舊是戰鷹組總設計師、總負責人,但他直接推掉了一大堆繁瑣的工作,都直接說‘我就負責技術問題,有解決不了的可以找我,負責人就算了’。
戰鷹組擴建以后,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樣機測試團隊就有三個,還有三個樣機會裝配上J-20戰斗機上,長期的上機測試也要關心,再加上詳細劃分的好幾個部門……
想想都有點頭疼!
趙奕果斷推掉了工作,還給所有人推薦了袁海濤,但袁海濤的能力、資歷都是個問題。
當然了。
趙奕的面子還是要給的,而且袁海濤本身就是專業發動機測試團隊的領導,結果就直接提升為‘戰鷹一型發動機測試總負責人’。
這是個很高的職位了,幾乎僅次于發動機總負責人,只不過負責的都是測試方面的繁瑣工作,技術方面就插不上手了。
等商議到最后的時候,劉建昆干脆站出來自領‘副職’,還有幾個航空集團的領導、設計師,也領了戰鷹組的‘副職’,他們會負責技術相關、部門工作協調等的事務處理工作。
以上都是和戰鷹一型發動機、戰鷹-1戰斗機有關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