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申報參選自然科學二等獎了!”
“現在好了,獲得了一等獎,和趙院士并列,結果大家都注意趙院士,估計報道也圍繞趙院士……”
這是沒辦法的。
不僅僅因為趙奕的名氣大,還因為成果分量完全不同。
多光子糾纏相關的基礎物理研究,確實是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也只是在基礎物理學中,添加了一個小小的標注;NP問題是千禧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破解的影響力巨大,會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兩者根本不具可比性。
實際上,趙奕并沒什么感覺,有人一起獲得自然科學獎,給他帶來的感覺還不錯。
前面三年都是一個人孤零零站著,終于有了幾個‘同伴’,彼此間好像也親切許多。
所以在頒獎儀式中途,趙奕就和周渝明說了幾句,了解了一下多光子糾纏的研究,順便鼓勵性的豎起大拇指,還表示自己非常感興趣,有機會一起做合作研究等等。
周渝明團隊都聽的很興奮,他們好幾個都是物理系的院士,但和趙奕的成果相比,真可以說‘不算什么’。
如果未來能和趙奕合作做研發,肯定就能有很大的成果吧?
……
國家科學技術大會結束。
趙奕重新回歸正常生活,他身上有好幾個職務,實際上卻非常的輕松,因為每個職務的工作,都是‘可做可不做’類型。
比如,理學院的教授。
趙奕終于想起這個職務,去理學院辦公室轉了一圈,順便查看了一下課程安排,決定還是在半個月后,開設一堂針對研究生的數學公開課。
作為理學院的教授,講上一堂數學大課,也算履行職務了吧?
然后是醫學科學中心。
醫學科學中心建好以后,生物醫學研究所有幾個實驗室都搬過去。
趙奕有個單獨的大實驗室,原來的實驗室還繼續保留,等于就有了兩個實驗室。
醫學科學中心是新建的大實驗室,有好幾個研究員都在里面工作,包括原來的艾立新、張薇、劉成杰、嚴怡,還包括李明、朱琦。
朱琦是最新過來的,他手里的項目做完了,就決定和李明、艾立新等人一起做研究。
因為趙奕長期不在,他的實驗室是張薇負責的。
張薇考慮到實驗室確實很大,也缺少實力強勁的研究員,也就同意讓朱琦過來。
朱琦加入進來以后,實驗室有了四個研究員,再加上趙奕自己,總計就是五個研究員,規模可以說非常‘龐大’,都能和一些中型的研究機構相比。
這個規模肯定要接手大項目。
趙奕進來的時候,就看到艾立新、張薇幾個人,正在研究國家科研基金會支持的醫學項目。
科研基金會都會針對各學科舉辦專門的會議,會議會列出支持的基礎科研項目,每一年的支持項目大體上是相同的。
比如,傳染病疾病防治支持項目中,艾滋病相關研究,一直都是關鍵中的關鍵。
艾立新、張薇等人,剛參加過年初的醫學科研會議,就湊在一起研究支持項目。
當趙奕走近實驗室,他們頓時都看過來,“趙院士來了!”
“歡迎,稀客!”
“我以為你以后都不會來了,雖然這里是趙奕實驗室……”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