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在‘神經信號傳輸’研究上取得進展,比做幾個高端項目有成果有價值的多,影響力方面更不用說,基礎的研究每一個進展,影響力都會是世界級的。
趙奕實驗室非常的有實力,他們申請基礎科研項目,讓人覺得有可能會取得成果,自然就會得到支持。
……
兩個星期以后,科研基金會發布了上月醫學類審批項目清單,其中就有兩個‘神經信號傳輸’的項目。
一個是,‘動物神經信號的傳輸方式’,申請方是生物醫學研究所趙奕實驗室,科研撥款為六百萬人民幣。
另一個是,‘腦神經信號反應測試實驗’,申請方是中北醫學附屬實驗室,科研撥款為十萬人民幣。
科研基金會發布的消息沒有引起任何波瀾,主要是學術界的消息,關注的人是非常少的,幾乎就只有學術圈才會關心。
醫學科研的項目撥款,只有醫學相關人員才會注意,外行人想看懂那些帶有專業名詞的項目名稱都不容易。
但是,‘內行人’肯定會注意,尤其是申請了項目的醫學科研人員,他們會在圈子里進行討論。
鄧丙成就有個‘神經學圈子’,他們是通過網絡聊天軟件聯系的,有不少都在同一個群中。
當科研基金會發布了醫學類科研項目列表后,群里馬上就變熱鬧了,好多人‘艾特’鄧丙成,帶著恭喜說道,“鄧醫生,恭喜啊,竟然申請下了神經傳輸研究項目。”
“腦神經信號反應測試,這種項目很有意思啊!”
“應該需要志愿者吧?”
“大猩猩也行,不一定非要是人類,大腦的活體也可以用作研究。”
“不管是哪一種方案,十萬經費,似乎都不太夠啊……”
當然不夠。
一個實驗用大猩猩,價格最少也要一、兩百萬,征集志愿者價格也不低,因為牽扯到研究人類大腦,也許就會有什么后遺癥,就算保證絕對的安全,也要支付很大一筆錢。
實驗用活體大腦,就需要中北醫院支持了,一般都是出現突發死亡的人,家屬決定捐獻用作實驗。
但是……
活體大腦不可能用作器官移植,很少有人會同意大腦用作實驗,捐獻也不會是無償的,肯定是要付一筆高額的費用。
這筆錢,十萬也許能夠?
這還只是實驗的材料費,再加上設備、儀器損耗,以及其他的一些費用,做腦神經相關的研究,最低也需要幾十萬起步。
鄧丙成看到群里的聊天,倒是一點都不意外,他申請的經費是三百萬,但知道根本不可能,基金會只給了十萬,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甚至說……
最開始申請的時候,他都想著會被直接拒絕。
這都是正常的。
至于實驗材料什么的,他倒是也有準備,因為本來就是神經學家,經常和精神類疾病打交道,也長期從事相關的研究,活體大腦材料還是有的,他也只是想做活體大腦的研究。
大猩猩?
志愿者?
那些都實在太奢侈了!
科研基金會能給十萬科研補貼,也能支持他多做幾個實驗,能加深對人體大腦的了解,也許研究過程中,還會有什么發現。
鄧丙成并沒有特別在意,知道群里的聊天談到了趙奕實驗室的項目--
“趙院士就是厲害,申請個動物神經的研究,竟然拿到了六百萬的經費啊!”
“六百萬啊!”
“你們仔細看了沒有,這次生物醫學研究所是下功夫了,五個研究員聯名做申請,估計是真打算研究出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