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趙奕還是有信心的,因為觸覺信號傳輸有了理論。
之前的實驗帶來了大量的條件,而他擁有一個研究的神技--《相關率》,只要把握好觸覺神經信號傳輸,和機械波、電波、磁力、震動等方面的‘相關性’,找出共同的特點,就能以共同點為突破口,進行相關技術的攻關。
這個研究主要難點就是,機械和神經的連接處所用的部件以及信號相互轉化的控制系統。
后者倒是相對簡單,前者則需要仔細的研究。
現在只是做單一的信號傳輸研究,并不需要考慮排斥反應,也不需要考慮中樞神經‘回執’信息,只需要讓機械的信號被神經系統捕捉。
趙奕進入自己的辦公室以后,就羅列了一大堆的‘材料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能傳遞電波信號’、‘質地韌性好’、‘對人體無傷害’,等等。
然后,他找到了研究所的生物材料專家--
周茜。
周茜的主研究類別就是生物化纖材料,她也是所里的研究員,做的項目都偏于生物科技,和外面好多醫藥企業都有合作,她還參與過的心臟支架材料的研發工作。
趙奕找到了周茜以后,就直接的說起了自己的研究,并打算和她進行相關的合作。
周茜頓時來了興趣,“這個項目是自己做,還是和外面的企業合作?”
“和企業合作。”
趙奕點頭道,“我們畢竟只是研究機構,不是醫療器械廠商。”
周茜笑道,“頂著你趙大院士的名頭,找企業合作很容易。你說的這個材料,其實并不難找,也能做新的研究,但我覺得,最好是先談好合作,再開啟研究,否則經費的事情不好說。”
趙奕仔細一想就明白了。
在決定做相關的時候,他確實沒有考慮經費問題,可實際上,研究是開啟了新的項目,若是沒有談好合作的情況下,研發用的經費就很難說了。
雖然他不在乎一點點的經費,但科研機構的規則是這樣,研究所和其他人肯定會在乎。
趙奕想了想道,“我們可以合作進行研究,周姐,你可以負責材料這方面的工作嗎?”
“可以。”
“那我們就聯合在一起,看看有沒有企業感興趣。”
“好,就這樣說定了,你可不能再找別人了。我去閻所長那里說一下,合作的事情,讓所里去談就好了。”
……
現在生物醫學研究所找合作企業太容易了,尤其還是趙奕實驗室的項目,風聲放出去就有很多醫療器械廠商找上門。
但是聽到研究的項目以后,有好幾家企業就退縮了。
因為,難度太高。
企業肯定要考慮研發成本和收益問題,技術難度高、時間成本長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即便是幾年以后有成果,真正能研究出觸感技術,想轉化為利潤也非常不容易,中間還有著好多難關。
但還是有大型的醫療器械廠商,對項目非常的感興趣。
一則趙奕實驗室就是招牌。
另外,大型的醫療器械廠商,更看重的是技術本身,他們更需要‘擁有’更先進的技術,而不是快速用技術實現利潤。
研究所方面,和幾家大型醫療器械廠商接洽,商談相關的技術研發合作。
這些趙奕就不參與了。
項目研發談判的事情,研究所肯定會爭取最大利益,他做的只是讓實驗室準備進行相關研發。
這次艾立新參與進來。
趙奕負責電信號方面的工作,生物方面的實驗工作,還是要其他人來負責,艾立新、朱琦入選,張薇、李明則做輔助的研究工作,選人方面也是和專業性有關的,艾立新、朱琦對于生物信號研究的把控更好一些,李明和張薇專業性相對就差一些。
醫學技術研究惠及全人類,感覺還是很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