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趙奕成為團隊指揮,就根本不會有類似的困擾,每當碰到問題的時候,他直接就給出了解決方案,其他人只要照著做就可以了。
這樣大大降低了工作難度,只不過好像過于一言堂了。
但是……
“那可是趙院士!”
“不相信誰,還不相信趙院士嗎?如果是賀書林自己拿出方案,我第一個站出來質疑。”
“趙院士?你來質疑一下?”
沒人質疑。
所有人都聽著趙奕的指揮做工作,組裝工作看似速度很快,每個部件都是一步步、非常仔細的裝上去,但因為沒有碰到需要討論的問題,也沒有出現裝上還要拆下來重新裝的情況,整體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僅僅用了五天時間,戰鷹飛機就已經組裝好,包括機身框架、包括內部電子設備以及各個部件,都已經全部安裝好,就只剩下最核心的部分,WZ-A1發動機沒有裝上。
發動機是在設備調試成功后,才會安裝上去讓飛機啟動的。
所以下一步工作就是調試設備。
……
“雖然組裝的速度很快,但調試還是比計劃晚了三個星期。”
“按照計劃來說,現在都已經裝上發動機,并準備啟動運行了……”
賀書林想著,“零部件返廠再運回,就用了一個月,組裝速度這么快,肯定有一大堆問題,調試估計要很久,也許飛機要拆個七、八次,才能成功。”
“這就要不短的時間了。”
賀書林不止是自己這么想,他還和其他人以旁觀者的語氣說起,大體就是賣一下慘,順帶談起戰鷹飛機準備調試,并說明自己的判斷,“肯定一大堆問題,看著吧!”
好幾個航空集團的領導、軍方代表等,聽到賀書林的抱怨都來了興趣。
戰鷹飛機要調試了?
趙院士親自在做指揮?
其中最重要的是這兩個消息,有和賀書林比較親近的,也有點相信他的判斷,但不管調試是否成功,是否會出現很多問題,都值得關注一下。
等戰鷹飛機進行第一次調試的時候,就有一波人過來了。
這波人以劉建昆為首,還包括集團公司其他幾個領導、軍方的代表,甚至還來了個軍方的空軍將領。
一群人聚集。
這是一次沒有組織的‘視察’,多數人都是以‘視察’的名義來的,他們聚集在了裝配中心二樓,觀看起戰鷹飛機的調試工作。
賀書林也在二樓,他是迎著劉建昆過去的,后來就干脆和航空集團一行人在一起。
他跟在劉建昆的身后,和旁邊熟悉的人‘小聲’說著,聲音恰好能被前后聽到,“你說說,這叫什么事?我工作了這么久,前前后后忙了一年啊!快到了組裝、調試的時候……來了。”
賀書林沒有說起趙奕的名字,但語氣中的不滿溢于言表,“來了就來了,當然歡迎啊,總設計師啊,來看看工作很正常。我最開始是覺得,肯定有很大幫助,畢竟在理論、設計、技術上,沒人能比的上。”
“但是,沒想到,就直接指揮上來,而且不是一般的指揮,都沒有問過我,也沒有問別人,就讓一大堆的部件返廠,還把組裝好的機身拆了。”
“當時啊……”
賀書林抱怨著直搖頭,“后來我是想明白了,也不管了,結果比計劃晚了一個月。”
“今天是第一次調試,反正我是不看好的,估計問題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