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燁想著自己獎金的事情,實驗室不少人也同樣想著獎金。
項目研究的重大突破,是研究所、實驗室的榮譽,也是個人的榮譽,但與個人直接相關的,還是研究帶來的收益,錢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他們可不像是趙奕一樣,早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港城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醫學研究所、趙奕實驗室的研發合同,給予參與研發人員高額獎金,就是其中一項規定的條款。
條款不止是針對實驗室研發人員,還包括研究所參與的人,以及對生物醫學研究所的贊助。
合同上規定的獎金上限,最高能達到六千萬,最低也有五百萬,五百萬等同于沒有任何成果,項目放棄或結束后,就免費贈送了。
研究所方面會調節獎金的分配,因為是趙奕實驗室的研究,趙奕實驗室會拿到三分之二。
雖然合同上說的是‘總成果獎金’,但有了如此重大的進展,港城生物科技公司也肯定會‘表示’一下。
果然!
在第二天的時候,港城生物科技公司就召開了高層會議,宣布了這一重大消息,高層會議決定向證券監管申請披露消息,同時也快速履行合同,給予研究所第一筆高額獎金。
八百萬!
港城生物科技公司和研究所方面接洽的時候,還表示說,“等項目完全結束以后,剩余的獎金會一次性發放。”
以趙奕實驗室的成果來說,毫無疑問會拿到最高額的獎金,先期八百萬說起來還有些少了。
但臨時調動八百萬的資金也不容易,另外合同規定的非常詳細,也不怕港城生物科技公司不履行,也就沒有必要去深究了。
對于研究所來說,一口氣拿到八百萬獎金也不少了。
實驗室分到了五百多萬。
有關研究員個人的獎金分配,肯定是要趙奕來做決定,他劃了兩百萬到實驗室賬戶,一百萬到自己的賬戶,剩余的兩百多萬都分配出去。
這個決定還是得到研究員們支持的,兩百多萬當做研究獎金,已經比他們預想的多了。
當然,吐槽也是少不了的。
幾個研究員私下里說笑著,艾立新開口道,“咱們實驗室估計是最有錢的了,那天我注意了一下,實驗室賬戶資金……你們猜猜……”
“多少?”朱琦非常的好奇。
李明對此也很感興趣,他們加入趙奕實驗室的時間不長,也沒關注過實驗室賬戶情況。
實驗室有這個權限的,就只有趙奕、艾立新和張薇,因為他們是最早加入的實驗室,艾立新負責和財務方面進行接洽,張薇做的似乎是趙奕的工作,負責對賬戶進行管理,實驗室賬戶的每一筆支出,都是要她認可點頭的。
艾立新神神秘秘的說道,“這個是咱們實驗室的機密。現在咱們都是一個實驗室,所以我才說一下,也讓你們了解一下。連所里都不知道,你們絕對不能說出去。”
他說著解釋道,“主要是怕所里打咱們實驗室資金的主意。”
李明和朱琦連忙點頭。
艾立新用手比了個‘四’,并沒有繼續去解釋,而是讓兩人去猜。
李明震驚的張大了嘴,“四百萬?這么多!”
“也太多了吧!”
朱琦也驚呼了一聲,一般實驗室的賬戶資金,別說是四百萬了,能有一百萬就很不錯了。
實驗室賬戶資金來源,主要是研究所每一年、每個季度下發的資金,以供實驗室的普通開銷,但研究所下發的資金是很少的,趙奕實驗室獲得的資金最多,每年也只有二、三十萬。
其他就是獨立項目的結余,或者合作研發的獎金,再有就是研發相關的專利分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