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欲睡~”
趙奕有些沒精神的回答道。
這個回答絕對出乎意料,鄭國嚴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你還真直接,確實讓人想睡覺。但是,對我們來說,這個會還是很重要的。”
趙奕點頭表示認可。
鄭國嚴帶著趙奕一起去用餐,到了餐廳找了個小房間,就一邊吃一邊說了起來,“我對反重力很感興趣。自從知道了有這個技術,就一直在想,是否能應用在航天領域。趙院士,你有什么想法嗎?”
趙奕道,“我沒怎么去想應用的問題,而且我對航天技術……不了解。”
鄭國嚴笑著點頭,“那你可以對我說說,反重力能實現什么嗎?”他說完特別補充一句,“不是技術原理。”
趙奕倒是不怕保密性問題。
鄭國嚴是航天領域的頂尖領導,能知道反重力技術,肯定是高層透露出來的,級別上已經足夠知道機密,而且邀請自己也是公開的,不存在私自打聽機密技術問題。
趙奕點頭說了一些,反重力能實現的技術問題。
鄭國嚴聽著感到很驚訝,他之前了解過相關的技術,但也只是聽高層會議的報告,知道能實現一定的反重力,從趙奕嘴里聽到,反重力能連續疊加,以及切斷的‘也許’是引力波等專業問題,就更是感到震驚了。
航天技術已經是人類最頂尖的高科技,但對比一下反重力技術,似乎也感覺是普普通通。
航天技術是高科技,反重力就是黑科技!
這種只存在于科幻電影和人類想象中的技術,怎么就突然研究出來了?
鄭國嚴深吸一口氣,他繼續和趙奕聊著反重力問題,得出了幾個結論,第一個就是,反重力裝置只能搭建的陸地或大型平臺了。
航天器、運載火箭的起降,可能能用到反重力技術,而技術本身或許會帶來一種全新的發射、降落方式。
但是其中需要非常詳細的論證,牽扯到反重力裝置本身,以及發射相關設備的設計問題的。
這是非常復雜的。
另外,反重力裝置的覆蓋區域包括太空,也就可能會影響到外太空的衛星運轉。
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
鄭國嚴和趙奕談過了反重力問題,就帶著他參觀航天部門,他們一起去了好幾個研發中心,看過了好多航天相關的技術研發。
趙奕對于太空太陽能電池板技術很感興趣,因為太陽能就是光能,最根本的是光子所攜帶的能量。
在航天相關的項目中,能量是非常重要的,遠離地面的太空,想獲得能量唯一只能考慮光能。
鄭國嚴找來個技術員,幫著趙奕介紹起了太空太陽能電池板技術,主要介紹的是,太空的惡劣環境下,太陽能電池板的運作,會產生什么樣的問題,怎么去解決這些問題。
這部分的技術都是在外的,和微觀的光子就沒有關系了。
趙奕了解了下相關的技術,不是想對技術進行改進,而是希望能對光子的特性更加了然。
顯然。
在這里是不可能了。
空間解析才是他的研究方向,反重力是空間解析的突破口,而反重力的試驗和應用來說,光子是最佳選擇,因為光子是最容易制造出來的。
其他粒子,比如,中微子,控制自旋后反重力想過更好,也許更具有研究潛力,但中微子暫時無法控制,也就根本無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