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的擴散效果相對要好的多,擴散圖形差不多是這樣。”
他在白板上花了圖形,并解釋道,“像是四角閃亮的星星,擴散范圍周邊是向內彎曲的……”
然后他繼續完善圖形。
在解說的過程中,數學的東西就完全不說了,內容都是直接翻譯成文字,爭取能讓所有人聽懂。
會場里的人都跟著點頭。
趙奕連續說了十幾分鐘的講解,就發現會場里的人,表情都變得怪怪的,他有些疑惑的放下了筆,問道,“怎么了?”
好多人互相看著不說話。
終于有個軍方將領,開口道,“趙院士啊,你自己沒發現嗎?你花的這個圖形,如果變成立體的,不就是個UFO嗎?”
“——UFO?”
趙奕聽得愣了一下,他機械般的扭過頭,再看向自己畫的圖形,發現確實很像圓盤狀的UFO。
“這個……是巧合?還是……”他頓時驚訝的瞪大了眼。
其他人也都非常驚訝。
反重力是一步步研究出來的,結果反重力切面擴散覆蓋的圖形,竟然和UFO非常的相似,不由得讓人往深處想,“難道,UFO是真正存在的?”
“外星人使用的就是反重力技術?”
“所以我們現在研究的技術,要制造的反重力飛行器,就是外星人的飛船?”
“……”
會議都感覺有些變味了。
趙奕仔細思考了好半天,才繼續道,“只是巧合。就算依靠這個技術,做出了反重力飛行器,但在設計上,根本不可能設計成UFO的形狀。”
“那實在太浪費了!”
“大家來看。”
趙奕解釋著,“雖然反重力效果區域是這一片,但因為地球是在下方,上方都會被反重力效果影響,可以隨意的改造,設計成平地,或者放置大型設備、器械都不影響。”
“如果換做是在廣闊的宇宙中航行,設計根本不用這么復雜,一個反重力切面就可以足夠了。”
好幾個人聽到趙奕的說法頓時恍然,依靠反重力技術設計飛行器,確實不需要設計成UFO式樣。
那是浪費!
如果是在宇宙中航行,也根本不需要什么旋轉,因為宇宙中會影響飛行器的,就只是距離最近的星球。
那么只需要一個反重力切面,就足夠抵擋大部分引力作用。
這確實是個巧合。
其實趙奕心里也在犯嘀咕,UFO式樣和反重力擴散圖差不多,也許外星人就掌握更高端技術呢?
什么可能都是存在的。
只不過他沒有繼續深入思考,因為不掌握相關技術的情況下,談超出自己了解外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他連UFO是否真實存在都不知道,《因果律》也無法給出答案。
所以,不去想就對了。
這個小插曲結束以后,趙奕的講解工作也結束了。
會場進行了自由討論時間,每個人都可以發表意見,說一下相關的看法,還有未來的研究方向之類。
趙奕則清閑了許多。
上午的會議,和他的關系就不大了,他主要就是講解反重力問題,差不多可以理解為‘反重力理論’,具體的技術、怎么去應用,就和他沒有直接關系了。
理論,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就是討論反重力飛行器、相關技術的研究方向,只是讓幾個專門的人員,拿出一份詳細的方案,大方向不可能早早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