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天后,趙奕回到了燕華大學,他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科技處以及高層打報告,申請進行機密性質的小核聚變和裂變試驗。
這個申請讓科技處領導層都有點蒙。
“核試驗?”
“裂變實驗、聚變實驗……趙院士,這是要做什么?”
“不知道啊!怎么就突然打算做核試驗了?”
“核實驗,科技處也做不了主啊,批了也沒用!”
類似的實驗可不是能審批的,換做是其他的學者,肯定直接就被駁回,想研究核問題,唯一的通路就是進入核能研究所。
哪怕是在核能研究所,想要進行一次核相關的實驗,也要一整個組一起論證,還要和許多部門包括軍方協同,最后才能確定進行一次實驗。
這還是最普通的實驗。
如果像是‘原子彈’類似的重量級實驗,就表示審批那么簡單了,大規模的核試驗,只能高層領導點頭,才有可能進行下去。
趙奕以個人去的名義,打報告申請進行核試驗,聽起來就感覺乖乖的。
這份申請報告寫的也不詳細,似乎還牽扯到反重力問題。
科技處干脆把報告遞交給了高層,他們可沒有權利做這種決定,而高層領導早就知道消息了。
趙奕知道科技處無權決定,他只是‘象征性’的打個報告,畢竟名義上他只是個大學教授,申請做研究還是要科技處審批的。
同時,他也通過自己的渠道,把報告遞交給了高層領導。
僅過了兩天時間,趙奕就收到了消息,讓他去一趟首都行政中心,會見一下相關負責的高層領導。
這次真的是非常重量級的實驗申請,趙奕到了地方以后,發現高層還真是很重視,進的小會議室有好幾個人等著,每一個都是重量級人物。
他們似乎是準備做‘三堂會審’。
趙奕還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考驗’,哪怕是做院士評選的時候,他進去都是被‘催著離開’的,而不是真正去做什么論述。
眼前就像是個‘申請面試’,他需要詳細的說明自己申請的實驗,最好是能說服會議室的高層們。
趙奕表現的倒是很淡然,他并沒有緊張之類,而是坐下來輕松道,“我就直接說了,這個實驗是臨時想到的,在核所的時候。”
會議室的人不由得扯扯嘴角。
如果換做是其他人做項目申請報告,都會非常認真的做說明,肯定會說起實驗有多重要,怎么也不會用‘臨時想到’的形容。
臨時想到?
一聽就覺得不認真啊!
趙奕繼續道,“簡單來說,在反重力的區域做核試驗。”
“我的理論中,任何帶質量的粒子、物質,當然也包括原子核,都會受到來自空間的擠壓。”
“這種擠壓可以理解為是引力的來源。”
“原子核同樣會受到空間的擠壓。雖然原子核內部,主要是強力和弱力作用,但空間擠壓無處不在,也肯定會起到一些微小的作用。”
“如果空間擠壓大大減小,當然不會影響到穩定的原子核,但是,不穩定的原子核呢?”
“正在發生核聚變或裂變的原子核,都是不穩定的,而核聚變或裂變的過程中,失去了空間擠壓的作用,也許就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
“我想希望能看到這種‘意外’。”
趙奕說的非常認真,之后卻馬上補充一句,“當然了,也許沒有。”
他不會把話說死。
“這說不一定。”
“但我認為,即便只是存在極為微弱的可能性,也應該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