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是被許多人期待的型號,好多國外媒體來采訪,目的也是為了J-20,國外對J-20的評價非常高,認為是四代機的‘巔峰之作’,甚至足以比擬第五代戰機。
國內也是輿論沸騰,好多人都討論起了J-20。
“J-20太帥了!”
“這就是國產戰機的精華呀!已經完全不弱于國際頂尖戰機了。”
“F-35不是對手!”
“估計來F-22還差不多,都是重型殲擊機,能較量一下!”
國內輿論對J-20一片贊譽,國外輿論也重點關注起來。
J-20是第三天出現的,中間出現往往代表著‘頂梁柱’,也是讓好多人失望的一點。
J-40呢?
沒了?
“應該是搞錯了,出場亮相的實J-20,而不是J-40!”
“這就太可惜了,我還以為有驚喜啊!”
“能看到J-20也不錯,據說以后它會是主力機!”
“重型殲擊機,當主力機,難吧?中型殲擊機最適合,重型上不了航母……”
“……”
輿論焦點的轉移,讓張剛川能松上一口氣,但該關注昆侖二型發動機的還是會關注。
好多人繼續討論二型發動機,同時也提到了J-20,“我還以為J-20會搭載昆侖二型發動機,結果搭載的依舊是E國的進口發動機。”
“J-20搭載的是雙發進口發動機,一看就知道了!”
“昆侖二型真可以,肯定會放在J-20上,沒道理還用進口發動機!”
“昆侖二型標注的參數,早就超過了E國進口版,發動機性能穩定,也許J-20都能修正,減少一臺發動機,就能改進成中型發動機……”
“所以,昆侖二型的技術肯定還不成熟!”
J-20的出場似乎給昆侖二型發動機情況定性了。
輿論說也有很道理。
如果昆侖二型發動機技術成熟,為什么不放在國內最先進的J-20戰斗機上呢?
展會上有人直接這樣問張剛川,就讓張剛川更加的尷尬,他只能硬著頭皮回答,“我們是準備這樣做,但還需要時間修正,未來J-20的改進版,或許會安裝昆侖發動機。”
這個時候,好多人已經選擇性忘記了J-40,因為J-20的亮相似乎也讓J-40的事情蓋棺了。
“J-40,根本沒有!”
“是弄錯了!”
“亮相的是J-20,而不是J-40,官方竟然會出現這種錯誤,也是醉了!”
“……”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有關J-40的討論越來越少,就連昆侖二型發動機也沒多少人討論了。
大家都覺得昆侖二型發動機,就是個樣子貨,根本沒有達到上機的水平,也許就只是擺個樣品而已。
終于,最后一天。
因為主要參展的產品,都差不多已經看過來,展會的人流都少了很多,有著記者也提前打道回府。
上午。
朱城航展官方忽然宣布一個消息,“下面即將出場的是國產型號J-40殲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