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看的笑了出來,“不管趙院士怎么樣,我們還是做我們的研究,爭取也能給點幫助。”
“對!”
阮文燁點頭,“咱們就繼續加油,一定讓理論更清晰!”
張祁燦也跟著點頭。
他們都是很有干勁的,因為參與的實最頂級、最神秘的研究,只是一點點的成果也非常了不起,甚至說能參與都很了不起。
同時,他們也希望有成果。
自從來到這里,就一直在做研究,三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也沒有任何可談的成果。
這讓人感到郁悶。
理論組是反重力研究的核心,其他的實驗組、航空集團、高層等,都會對理論組的工作進展關注。
高層領導還來了不止一趟,就是希望看到理論研究有進展,他們也感覺到了壓力。
……
趙奕連續悶了一個星期,就只是在做數學方面的推導,光是草稿紙就堆成一摞。
每一次錢虹過來的時候,看著大量的草稿以及完成的部分,都覺得研究有了很大進展。
實際上,不是這樣。
趙奕所完成的部分,只是根據對質量點、空間擠壓新的理解方式,來做的數學架構和推導,再聯系神靈密碼、光子結構等,做了一部分工作。
僅此而已。
現在只能說是做了‘準備工作’,真正著手做相關的研究,甚至說都沒有開始。
趙奕碰到的難點依舊是理解問題。
新理解方式把粒子看做是‘質量點對抗空間擠壓成果的結果’,就必須從數學角度架構出質量點的結構,不是真正完全的結構,而是想象的符合數學預期以及新理解方式的結構。
然后,趙奕發現進入了知識盲區。
最初研究粒子的邊界理論,主要內容是粒子能量組成方式,而不是粒子核心點存在什么,或者質量點怎么去對抗空間擠壓,質量點的概念都是后來提出的,只是對質量點做了定義,并認為空間針對質量點,會進行擠壓、排斥。
現在需要思考的是,質量點對抗空間擠壓成功的方式,他甚至完全無法想象質量點如何對抗空間。
這似乎涉及到了多維空間的研究方向,因為最初和愛德華-威騰合作研究時,給出的基礎定義就是,“質量是高維度的產物。”
“所以……”
“這應該是愛德華的研究,他所擅長的,而不是我,多維時空,多維物質構架。”
“早知道,以前就多注意一下,愛德華研究的內容。”
趙奕有點懊惱。
在和愛德華-威騰一起做研究時,他也研究過愛德華-威騰對多維空間的構架,研究過超弦理論以及M理論的數學邏輯,但并沒有仔細去看愛德華-威騰的成果。
或者說……
主要原因在于,愛德華-威騰沒有相關成果。
哪怕是‘純粹以數學為基礎’的理論物理的成果,暫時不能夠被證明,也必須要完成一個成熟的邏輯,才能夠真正算是成果發表出來。
愛德華-威騰不認為自己有什么成果,平日里的研究也都沒有拿出來,趙奕也就沒有仔細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