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威懾,同樣是守護和平的手段,正因為存在核威懾,地球的未來很難再有大的戰爭,否則就可能成為人類滅絕的災難。
中國擁有核武器、洲際導彈,就算被曝光出有什么高科技,也根本不怕受到窺探。
其他國家的招數,不外乎就是經濟、軍事上給予壓力,但直接開啟大型的戰爭幾乎是不可能的。
高層還想到另一個手段,就是以基礎的反重力技術,作為籌碼來交換一些先進技術。
這是趙奕提出來的。
光子反重力就是他研究出來的,他對其難度有很深的了解,因為內部設計及其復雜,沒有基礎理論支持的情況下,哪怕是把反重力裝置,送給其他國家去研究,其他國家最多就是照貓畫虎,制造個差不多一樣的,卻根本無法再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所以擁有基礎的理論,就能把握住研發的主導權。
這個主導權對于國家、對未來都是極為有利的,而同時反重力技術本身,其實不能直接帶來什么,還要消耗大筆的研發投入。
空中堡壘,建造是需要大量經費支持的,就算建造出來,最多就是大大增強近海防御能力。
在核威懾面前,再高端的技術意義也是有限的。
總之,反重力技術曝光,有好處也有壞處,完全保密不可能做到,曝光本身,也是在預料之中的。
……
國家新聞官公開表示,確實是在研究反重力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現出一副‘不在意別國知道’的樣子,但實際上來說,應對上還是外松內緊。
對外表示不在意,對內則馬上轉移陣地。
反重力研究組繼續往北部山區轉移,理論組相對簡單一些,往首都中心的軍區靠攏,給分配了固定的住所和辦公地。
趙奕和理論組十幾個人,一起到去了新的駐地,他們處在警戒嚴密軍區附近,環境還是相對安靜的,附近還有溫泉會議中心,往周邊走五公里,就到了熱鬧的市區。
趙奕對環境還算滿意,只是生活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還是有些郁悶的,但也是沒有辦法的。
現在他所做的研究,直接關系到未來科技、大國競爭,再想要輕松、普通的生活,已經是不可能的。
當生活不能反抗,就只能努力去習慣。
“如果研究能讓中國的科技、軍事水平,遠超國外,大概就會好很多了。”
“另外,也要讓更多的人參與研究,而不是自己一個人……”
趙奕思考著,頓時對空間理論的整理工作更加重視了。
只有把理論進行系統化的整理,讓更多的人更容易理解,其他人才能參與到后續的研發中,而不是單單靠他自己,就算他再天才,一個人能做的也是有限的,怎么也比不上幾十、幾百人,針對不同方向去做研究。
與此同時。
國際上針對神秘的反重力研究,策略也同樣是外松內緊。
當輿論都在討論‘反重力技術’時,m國知道必須要站出來說點什么,媒體宣傳上也要重點把控一下,因為m國給世界的印象,一向都是擁有最前沿的科技,無論是軍事、航空、航天,還是民生等各個領域,都是處在世界的最前沿。
但是,中國已經制造出了反重力裝置,甚至能讓加大的裝置,上升到近千米的高空,而m國就連原理都不知道,完全是一頭霧水。
這怎么能行呢?
不管神秘裝置采用的是什么技術,都一定不能認可其科技含量,否則就是對信心的重大打擊。
所以馬上就要發起輿論戰。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輿論就出現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