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是策略,對外態度又是另外一件事。
針對技術交換的問題,國內對外的公開回答只有四個字——
“子虛烏有!”
技術交換的消息是故意放出來的,但肯定不能公開的說出來,類似的詢問都得到了否定結果。
這種回答被解讀為,“只想和友好盟友進行反重力技術的交換。”
其他國家頓時更著急了。
z國是擁有和平理念的國家,發展再迅速最多就是經濟上,而e國可是長期投入各個戰場的,讓e國拿到了如此高端的技術,肯定會成為他們的噩夢。
然后詢問的聲音指向了e國,e國的回答總結也只有四個字——
“無可奉告!”
國際局勢頓時就更加進展了,其他國家迫切想要得到反重力技術,眼看只有敵對國家擁有,他們變得無比的交集,沖突仿佛就是一觸即發。
這種局勢持續到了港城舉辦的國際科技發展部長級會議。
國際科技發展部長級會議,是影響力非常大的科技會議,會議會有科技、信息、能源、環保等多個議題,目的是加強各國科技領域的合作。
因為會議討論的都是發展大方向,但說的都是籠統的東西,實際意義其實并不大,往常不會受到關注。
現在不同了。
好多國家都派出了重量級人物參會,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會議肯定會討論反重力技術問題。
這次會議不是公開的,有一部分是保密性質,但會議中途還是透露了消息,國內的態度就是,其他國家還在對國內進行技術封鎖,國內有什么先進的技術,也不可能公開出來。
這句話讓其他國家的代表,連反駁都根本做不到。
但同時,也說出了公開反重力技術的前提,就是解除對z國的技術封鎖,哪怕不是完全解除,也必須要滿足z國的一些進口要求。
當然了。
后者和前者也沒區別了。
只要滿足一定的進口要求,技術封鎖也就不攻自破,因為想要得到的都得到了,不想得到的繼續封鎖,也根本就沒關系。
科技發展會議透露的消息并不多,但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會議結束沒有一個星期時間,好多發達國家的高層代表們,就集合在一起,就進行了高層會議,針對性的進行商談。
實際上,國內這些我就看你怎么吃的人,明知大頭他一下來。因為呀的要求比他們預想的低上不少。
有些國家本來就不贊成所謂的技術封鎖,技術封鎖會損害他們的利益,讓他們的一些高科技產,根本無法售賣到中國。
在知道反重力技術后,他們甚至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因為反重力技術的意義,要比其他領域的一些技術,實在是重要太多了。
但是,技術交換并不容易實現。
比如,一些高端的制造技術,所有權是屬于跨國公司的,政-府也不可能把私人公司的技術,直接拿來做反重力技術的交換。
如果是單純的技術交換,會讓事情變得很麻煩,換成了解除技術封鎖,就只是修改限制政策而已,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還會得到一些大型公司的支持,因為他們肯定會得到一些出口訂單。
當然,反對的聲音也是很強烈的,國內的發展速度太快,國際對此都很擔心,解除技術封鎖肯定會讓國內的科技發展速度變得更快。
到時候,不止是經濟發展,而是牽扯到很多領域的高新科技。
但是,沒有辦法。
他們必須要拿到反重力技術,否則根本沒有‘科技爆發’的鑰匙。
顯然。
在‘短期無傷’的基礎上,拿到反重力技術是最好的選擇,還能以此獲得一些大企業的支持。
更何況,還有一種說法是,‘技術限制’反倒會促進國內的發展,各領域全部自主研發,也根本沒做限制住發展,而且一些相關的研究,甚至還能夠趕超國際。
比如,j-40。
j-40戰斗機是他們所不能理解的,從發動機到外在設計,可以說都趕超了的f-35的水平。
j-40可是國內自主研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