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耗費大量的能源支持,只能產生百分之十的反重力效果。
數學邏輯不代表技術。
擁有了底層的數學邏輯,也許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遠的時間,才能真正轉化為技術。
反重力相關的國際會議,商定的是把基礎理論公開出來,但并沒有限制在哪里公開。
所有人都覺得應該是國際級的學術雜志,或者把內容直接傳給知名的學術機構、國家級的科技部門,但是趙奕可不這么認為,有了回饋母校的機會,就一定要緊緊的抓住。
趙奕的決定是發表在《燕華大學校報》上。
中、英,雙版!
趙奕帶著張祁燦去找了相關負責老師,還是個三十出頭的女老師,叫陳淑雯,也是生命科學學院的副教授。
陳淑雯正坐在辦公室里,見到趙奕馬上驚慌的站起來,“趙大……趙院士!”
“你找,陳老師。”
趙奕笑的很熱情,“你負責《燕華大學校報》工作?”
“對,對!”
“我有一份數學論要發表,決定就發表在咱們學校的校報上。有中、英雙版,估計影響力會比較大,你看……怎么安排?”
“啊?”
陳淑雯聽得有點蒙,她愣愣的接過一大疊資料,打開一看標題差點摔倒——光子反重力理論。
“光子……反重力?”
“這就是神秘裝置的原理?趙院士……不是,我不是故意看這種機密……不是……”
陳淑雯頓時慌了。
“沒關系。”
趙奕不在意的笑著,說道,“這是要公開發表的,放心,沒關系,不過發表以后,訂購數量會比較多,所以,你看看怎么安排。這方面,還是你比較專業,我們就不管了。”
“還有啊。”
他特別提醒一句,“英版要向海外發行,定價可以稍微高一些,就賣一千美元!”
“一千美元?”
陳淑雯看著幾十頁的厚度,心里對一千美元進行了換算,頓時覺得手里的資料無比沉重。
她呆愣愣的站在原地,一直等趙奕和張祁燦離開,才反應過來尖叫一聲,“啊~”
“這次校報發達了!”
“怎么了?怎么了?”好幾個旁邊板辦公室的老師沖進來,因為樓道里有警衛,他們剛才都是遠遠的看著,才過來問一下情況,就看到陳淑雯的狀態有些不對勁。
陳淑雯深吸了好幾口氣,冷靜下來把事情一說。
所有人都看向那疊資料。
這下《燕華大學校報》確實是發達了啊!
……
兩天后。
《燕華大學校報》發布了新一期內容。
李仁喆一向是校報的支持者,他吃過早飯以后,恰好趕上新刊印的校報運過來,隨手就買了一份,溜溜達達的去了實驗室。
他剛剛拿到了碩士學位,因為讀研究生的成績不錯,拿到了留在微生物技術實驗室里工作的機會。
李仁喆是希望尋求安逸的,就決定留下來工作。
范雷在生物醫學研究所,他就留在微生物技術實驗室,相互間也算是有個照應,更不用說,大學里還有趙奕的照顧了。
李仁喆對研究工作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