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午的時候,阮文燁講解的是推導部分,比如,證明粒子自旋,和離子晶格自旋的相似性。”
“推導出一系列的內容,都是供后續來使用的。”
“那么接下來就是關鍵部分了……”
具體是什么關鍵,還是要看趙奕的講解。
這些專家分析的很正確,趙奕出場確實是講解關鍵部分,他主講的內容是推導‘粒子構建和引力構建的關系’。
光子反重力,實際上是粒子反重力,從離子晶格自旋反重力推導出,粒子自旋都是擁有反重力特性的。
同時,還證明出無質量的粒子,反重力效果會更好。
具體的邏輯就是,首先要分析粒子的結構,自旋的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再去利用量子物理、粒子的邊界理論,以粒子數學的形勢,對引力波結構進行表達。
最后就是塑造數學沖突,證明兩種表達是相反的,粒子自旋的表達,會對引力波的表達,產生不同程度的削弱作用。
反重力,實際上是對抗空間擠壓,形成特性的空間阻隔區域。
這是深層次的。
趙奕講解的是‘反引力’,因為空間阻隔同時會產生反重力效果,粒子自旋的影響表達,就一定會和引力波的表達發生沖突,塑造出來以后,就發現會產生特性關系。
這就是趙奕發表的光子反重力理論了。
所以光子反重力理論,其實就是粒子反重力,過程中并沒有對光子進行任何的分析,只談基礎理論部分,和光子沒有任何關系。
整個理論就是證明粒子自旋會產生反重力效果,同時粒子越是接近于無質量,反重力效果就會越好。
那么,怎么讓粒子自旋呢?
這就是技術問題了。
……
第一天下午的講解,不會到證明粒子自旋和引力波沖突的問題,核心還是闡述粒子和引力結構的數學邏輯。
趙奕講的非常認真,中途休息了二十分鐘,總計用時達到了三個半小時,時間還是非常長的。
臺下每個人都很認真。
對比上午時的狀態,臺下的紀律明顯好了許多,上午時,就好像在開談話會,好多人要么和其他人小聲說話,要么就是昏昏欲睡,下午每個人都在認真聽,有的則是唯恐自己落下一點內容,就算是感到疲憊,也堅持把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
阮文燁和其他人都在后臺聽著,他們都知道趙奕講解的內容,聽得也非常的認真。
其中有人就點評道,“趙院士講的調理倒是很清新,但就是速度太快了,有些細節的東西都沒有解釋。如果我第一次聽,肯定跟不上。”
說著還否定式的搖頭。
阮文燁一聽頓時來了精神,他倒不是要和趙奕去比,但下午開始的時候,一群人的喊話也讓他有些郁悶,就跟著點評一句,“趙奕啊,他沒當過老師,沒有教學經驗。不過也正常,他實在太天才了,有些地方,大概他認為根本不用講解。”
雖然他們都覺得趙奕講的速度太快,可現場的反應卻完全不用。
所有人都覺得趙奕講的很好,速度不快不慢剛好能跟的上,就等于沒有浪費任何時間。
這就是理解差別了。
現場的幾百人都是最頂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而他們可以說是‘處在智商頂峰的人類群體’,來之前也對光子反重力理論進行過研究。
趙奕講解的速度很快,但他們也都是頂級的邏輯精英,有些地方一聽就差不多知道結果,根本不用去細節化的做推導。
趙奕講解的速度剛好符合預期,他們就希望以這種速度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