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去的人一波又一波,出來的給予一波波的好評。
前來參加反重力裝置展示會的有一百多人,分別進入了七次后才結束,用時達到一個半小時。
之后就是演示反重力裝置的懸浮功能了。
因為反重力裝置懸浮只能在中心進行控制,也牽扯到一些機密的東西,就不能再讓人進去,都只能遠遠的進行觀看。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反重力裝置開啟了高功率模式,外表的圓盤開始加速旋轉,過了大概有半分鐘左右,就開始換換的升空,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驚嘆聲——
“起來了!”
“浮起來了!真的浮起來了!”
“上帝啊,速度可真慢!”
“很穩定!”
一個個感嘆并不是吐槽速度慢,速度慢、穩定反而才顯出了技術。
有些高技術,比如磁懸浮,也可以做到讓器械懸浮起來,速度也一樣很慢,但能推動懸浮的設備,往往都是非常小型的。
比如,摩托樣式的懸浮飛行器。
像是反重力裝置這樣大型的東西,慢慢的懸浮起來,給人帶來了強力的視覺沖擊。
前來的人都見過輿論上傳的‘神秘飛行裝置’照片,但照片和近距離觀看完全不一樣,他們能清晰的看到上升空氣引起的氣旋,就像是風把裝置吹起來一樣,還有裝置下方用于保持平衡的推進器噴發出來的火焰,也是非常吸引人的點,平衡用推進器的微小,反而讓人感覺充滿了科技感。
同時,近距離也能看出很多東西,有人就通過簡單的估計,說出了一些內容,“大部分向上的動力,都是氣流的推力,推進器幾乎只起到平衡作用。”
“換句話說,它基本是靠制造風力飛起來的!”
“所以提速是很容易的,技術上沒有任何難度,只不過不清楚,加速起飛是否會影響到反重力效果。”
“以目前看到的,可以肯定,讓它橫向運動也很容易,甚至都不需要推進器,只需要讓裝置傾斜一點,就能在風力的推動下運動……”
還有更專業的人,聽聲音就能了解動力問題,還能做出預估測算,“按照這種動力來說,哪怕只使用普通燃油發電機,想讓裝置在空中懸浮幾天、十幾天都很容易。”
“或許未來小戰場的戰爭模式要被改寫了,尤其對于那些沒有太多防空力量的對手……”
“這簡直就是大殺器!”
想想就知道了。
如果對手沒有太強大的防空力量,把反重力裝置派過去,能攜帶大量的火力武器,直接在敵人的頭頂懸浮幾天,再頑固的敵人,也不可能扛得住,肯定會被徹底殲滅掉。
如果幾天時間不行,就再派來個‘加油作用’的反重力裝置,給予源源不斷的燃料、武器補充,長期盤旋在敵人的頭頂,不管是威懾力還是功效,都絕對是超乎尋常的。
在場多數人考慮的還是民用,大企業、機構做高新技術研發,可不是為了軍事用途,他們考慮的是技術升級,考慮的是民用問題。
比如,宇航局會考慮用反重力裝置訓練宇航員。
米老鼠公司會考慮建立太空失重體驗館。
高科技公司的想法就很多了,比如的,有人考慮建造‘永不降落’的空中堡壘,“如果我們在上面建幾個辦公室,當成公司的會議用地,想想就知道有多酷炫!”
有人考慮利用反重力技術,打造‘超級太陽’,“把這個大家伙升到空中,可以制造超大功率地照明燈,讓一個城市再沒有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