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信息科技,實際上,‘空間’和技術無關,只是表示對未來的暢想、憧憬,而不是真的擁有所謂的空間技術……”
這個說法得到了大量的認可,但還是有好多人,希望能以事實說話,他們關注空間信息科技公司的消息,也關心所謂‘十三家合作企業’的消息。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相關的消息一條都沒有,可以說是風平浪靜。
空間信息科技公司只是組建起來,并沒有透露出研發、技術相關消息,其他十三家合作企業負責人,對于‘空間信息傳輸技術’,也都是閉口不談,企業相關的消息,只是公開了投入資金到一些研發內容上。
這些公開的研發項目,主要是光電子技術、光電子材料、精工制造技術,等等。
所以和光電子有關的研發,都被認為是推進‘反重力’技術研發。
高端制造、材料相關的研發,就是企業正常的科研了,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來提升產品性能,增加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僅此而已。
兩個月后,相關的消息就很少了,一些媒體再進行報道,都是認為‘空間只是名字’,其他根本是連提都不提,頂尖技術討論,還是圍繞反重力展開。
反重力技術研發進展,相比就要吸引人多了。
這主要是因為反重力是一項全新的研究,好多企業機構拿到反重力技術的授權后,開始進行研究就不斷有發現和進展。
比如,國的研究團隊,對反重力裝置進行改進,制造出了直徑二十米反重力裝置,并成功讓裝置懸浮到三千米高空,持續長達七個小時時間。
著名飛機制造企業,波巴公司的團隊,宣布開啟‘反重力飛機’的研究,他們對裝置進行了改造,完成了讓裝置漂浮式飛行一百公里的實驗。
雖然反重力飛機的時速只有二十公里,聽起來也非常驚人了。
波巴公司還宣布和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公司合作,對現有航空發動機進行改進,使其能安裝到反重力裝置上,并可以讓反重力裝置,時速提到超過百公里每小時。
公司發言人期待的說道,“反重力飛機的優勢在于載重,它的載重能輕松超過現有最大型的運輸機,另外,反重力飛機并不需要特別的機場,無論是起飛還是降落,都只需要一片空地。”
“我們甚至可以設計出海空兩用的反重力飛機……”
普通人倒是聽得很期待,可實際上,專業人士一聽就知道,波巴公司的研究根本沒有深層技術,他們的說辭也是漏洞百出。
比如,他們根本就沒有談到能耗問題。
反重力飛機確實有載重、起降落等優勢,但能耗呢?
同樣運輸一千噸貨物,能耗是普通運輸機的十倍,肯定不如用幾架普通運輸機了。
能耗,才是關鍵問題!
如果能解決了能耗問題,反重力技術應用就會變得非常廣泛,而多數反重力技術深入研究的團隊,幾乎都在研究能源動力問題。
其他有關反重力裝置的消息也是源源不斷。
好多購買反重力裝置的公司,都建造了專門的‘反重力體驗館’,來讓普通人體驗太空的感覺。
當然,反重力設備價格高昂,太空體驗的售價也非常高昂,但是能花錢體驗失重感,還是吸引了很多人,每一個太空體驗館門口,都有一大群人排著長隊。
那些個人購買反重力裝置的富豪們,也獲得了大量的關注,他們邀請記者來體驗失重感,并接受記者的采訪,馬上就能獲得頭版待遇。
這也讓更多的富豪心動不已,航空集團個人反重力設備的訂單,都已經排到了兩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