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讓普通反重力裝置開啟空間罩,就必須對于高能光束進行重新排列,也就是有一定的理論支持。
增加內部高能光束的功率也是一個辦法,但是效果非常的不好,這主要是因為高能光束排列的功效低,產生100的能量,90以上都浪費掉了。
普通的反重力裝置想要在高能光束排列不變的情況下開啟空間罩,就需要把每一個高能光束提升二十倍的功率,并且開啟最大功率持續運轉兩個小時,才剛剛達到實現開啟空間罩的最低要求。
所以反重力技術公開了很久,裝置也售賣了很多,都沒有機構、企業發現空間罩。
當然了。
以上都是額外的話題。
現在反重力團隊只能用1號機和2號機進行實驗。
董利華重新振奮精神,站在一線指揮做實驗準備,同時也把實驗的消息進行了上報。
針對Z波的研究探索,高層無疑是非常關心的,因為Z波是具有極大戰略意義的。
三個星期過去了。
實驗準備也都進行完畢,最主要的準備就是一臺電能驅動、可調節的強磁場設備,因為強磁場裝置的線路,要避開Z波的路線,裝置就需要重新的設計,內部做出一系列的修改。
這花費了很長時間。
這天高層領導也過來觀看實驗,等待實驗開始的時候,高層領導、趙奕以及其他人員,可以撤出的都遠遠地撤出,直接遠離到了十公里外,還有幾臺直升機啟動,隨時準備快速逃離。
在經歷了可怕的核反-應堆爆炸事件,反重力團隊對于Z波的危險程度有了新的認識。
現在Z波要擊中的是磁場,可全新的實驗誰也說不好。
當高層領導覺得董利華‘小題大做’的時候,董利華認真反駁說道,“萬一出問題呢?
“確實,不是核-彈,但也許會出現其他想象不到的變化,我們對空間的了解實在太少了。”
“空間能吸收能量,釋放能量,也許在復雜的反應過程中,也可以發生爆炸呢?”
“如果是發生了空間爆炸,該怎么躲避?”
“無處可逃啊……”
趙奕聽著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董利華對于數學理論不懂,但想象力還是很豐富的。
高層領導都被說服了,他覺得董利華說的有道理。
萬一,空間發生爆炸呢?
這種事情總是有概率的,只要有概率,遠離總要好一些。
……
雖然遠離了實驗裝置,趙奕還是希望能看到實驗過程,而不是一大堆的數據。
所以他要求乘坐直升機,呆在天空上看實驗。
高層領導也覺得有道理。
幾個核心人員就一起上了直升機,安全起見還帶了各種逃生裝置,比如說降落傘,專業人員還分別對他們做了使用的降落傘的指導。
他們就坐在兩臺直升機上,遠遠的看向了實驗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