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開的,真是晦氣。”
“是啊,這會開到最后,我這心里憋著一口氣啊。”
“有氣你也沒的本事發,你要是寫出好文章,到時候有底氣,看看人家,年紀輕輕為啥硬氣,還是有文章做底子,我算看明白了,什么吹捧都不如寫出好作品,讀者認可。”
“說的事啊。”
大家議論紛紛離開,不少第一次見著李棟的年輕作家們算是真正見識了一下大作家風采,地區作協這邊小動作,揮揮手就給滅了。這家伙降維打擊,如同一戰的法國遇到二戰美國,分分鐘碾壓。
“李棟同志。”
“王書記。”
“走,陪我聊聊天。”
李棟不得不對高振興說了一聲抱歉,這位可是地區副書記,李棟還是十分尊重,再說三十出頭地位副書記,不定這以后要前途無量呢。
“張書記,一起走走。”
王書記還有事情,邊走邊聊,問起李棟一些情況,對于李棟他十分好奇。“技術轉讓?”
“還有這樣的事。”
王書記還真挺意外,李棟竟然搞出一種人工培育竹蓀的辦法,還和日本商人達成了技術轉讓。“這么說,日本商社許諾幫助你們引進一到二條生產線?”
“是啊。”
要不人家農機廠為啥這么上趕著的跟李棟打交道,李棟有門路了,現在引進技術可不光光有錢,再說大家沒錢,沒門路。
“這是好事的。”
王書記心說,這個李棟比自己想的還有本事,不光光有美國人脈,門路,還有日本方面人脈,門路,竟然能引進數控生產線,這可是國內少見先進技術。
還是日本這種成熟發達國家的技術,王書記嘆了口氣,要不是自己還有事情,真想和李棟好好聊聊,難怪能得到萬總理的點名稱贊呢。
“好小子。”
張勇軍拍了拍李棟肩膀。“半年時間,搞出新技術,真是想不到的。”
“運氣好。”
“你啊,別謙虛了。”
張勇軍笑說道。“走,找振興,去我家喝酒。”
“我要和你好好聊聊,這兩本書。”
黃金時代出版的事,李棟倒是不擔心,現在編輯肯定喜歡這種文章,倒是平凡的世界,有些難度。
等到高振興,高振興顯得比李棟還興奮,下午的事剛剛他已經打聽到了。“快,把小說拿來,我看看,我可聽說,你寫了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