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算下來就有三十三個,加上這一次豆腐廠,城里來的十二個,外加外莊,至少也有十五個,再加上幾個大師傅,至少五十人住宿吃飯。”李棟笑說道。
“咱們是不是把食堂一并開起來。”
“食堂,竹筍廠不是有蒸籠了嗎?”
竹筍廠是有蒸籠,一般蒸一份飯就一分柴火錢,其實根本不是食堂,不做啥東西,最多炒點咸菜,蔬菜,肉類基本沒有的,多數員工都是自己帶些咸菜啥的,很少買的。
“國富叔,我說的這個食堂是跟國營廠那樣的食堂,早午晚都做。”
“啥,這能成嗎?”
大的國營廠子都有自己食堂,這些食堂可都是有自己供貨渠道的,可韓莊那有啥渠道的,米面,蔬菜,肉蛋,咋弄的?
“棟子,這事可不是說說的。”
韓國兵幾人沒想到,李棟竟然有這么大想法,要知道他們是想都沒想過的。
“國富叔,國兵叔,這事,我是考慮了不少天才提出來了。”
李棟一點點分析著。“你看,現在咱們都在搞大包干,別的不說,這糧食產量增加了,各家都有余糧了,糧食這塊以后不缺,從咱們莊子買都成。”
“這倒是。”
去年秋天一季稻子,韓國富雖然沒有統計具體打了多少糧食,可拿自己家對比,糧食是有富裕的。想起前幾天李春花說多捉幾只小雞仔,今年多養些,再有豬崽子也多捉二頭。
家里糧食富裕了,雞鴨鵝,豬肯定跟著起來,這樣的話,食堂似乎糧食來源沒多大問題了,大包干今年已經在里山公社推廣了,蔬菜方面不用說了,張瘸子哪里就能供應一批。
先前不就是在張瘸子供應竹編廠這邊的嘛,這一想,食堂倒是能搞。
“棟子,怕就怕,食堂搞起來了,沒人來吃。”
竹筍廠搞了一陣子,蔬菜做了不少,可沒幾個菜買,五分一份都沒人,鬧的最后蔬菜都不做了,現在最多搞點咸菜,一分二分倒是還能賣一些。
“國富叔,這個不怕。”
李棟笑說道。“你忘了,過些天城里人要來了,咱們豆腐廠搞起來,這些城里人一來,消費一下就帶動起來了。”
“這樣不好吧。”
這風氣不搞壞了,勤儉節約這好風氣,這要都跟著城里人學,吃食堂,買飯買菜,這能成。
“國兵叔,不說竹編廠了,竹筍廠工資也不低吧,一天光是基本工資都一塊出頭呢,一月拿出來幾塊錢吃食堂,這沒啥,再說不用自己帶飯蒸飯,多省事,有這個時間學習,或許工作,不都挺好。”
“再說了,到時候,聚在食堂吃飯,男女交流多了,衛龍他們這不就成了,說不定還能討一個城里女娃當媳婦呢。”李棟這隨口這么一說,沒曾想韓國兵,韓國紅等人卻聽到心里了。
城里媳婦,這家伙要真討回來一個,那可是祖墳冒青煙了,這家伙自己孫子不是吃商品糧了,這一想,這食堂得開,幾塊錢一月算啥,吃。
“開。”
“棟子,你說說,具體咋的弄法?”
“我是這么想的。”
李棟攤開本子,畫了圖,要說,李棟學習漫畫,素描,這畫畫還是可以。韓玲心說,這人還會畫房子,真挺好看的,兩邊四合院,中間是食堂。
“我是這么想,兩邊是宿舍,男女分開。”李棟點了點。“中間三間做食堂,這吃飯也方便。”
“這倒是。”
“棟子,這工程量不小。”
“國富叔,咱們可以請人來建。”
李棟笑說道。“老畢叔他們莊不是搞了建筑隊嘛,正好交給他們好了。”
“便宜那個畢老頭了。”
“哈哈哈。”
韓衛國幾個剛一直沒說話,其實心里激動很,食堂啊,真正食堂,不是去年搞的臨時燒菜的,還沒搞起來,最后成了蒸籠房,現在搞真正食堂,請大師傅回來掌勺的。
幾人能不興奮,見著事情敲定了,恨不得歡呼一聲,年輕人嘛。“棟哥,那啥,你前些天說搞唱歌的事還搞不。”
“搞,不光光唱歌,再搞個錄像室吧。”
農村人還行,早早睡了,這幫子城里人來了,這晚上肯定要給找個事情干,還得弄個小型圖書館。“自己真是操心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