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不過是漁戶周家的一件小事。那邊廂北魏拓跋詢與五皇子陳延易的軍隊對峙岐口,卻是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
大梁這仗打的甚是艱辛。雖然朝廷也知生死存亡在此一舉,已算是傾力支持,但奈何北魏多年準備,一朝出手,兵強馬壯糧草充沛,氣勢上便比剛失了韓家軍的大梁軍隊高了不只一點。
大梁主帥大帳內,燈火徹夜不滅。五皇子與眾將謀士們連夜商議軍情。白日里北魏一連破解了他三套絕妙的陣法,想是破解之人乃是他的同門師兄弟,此人在兵法上與他伯仲之間,可謂棋逢對手。如今大梁軍心動搖,恐夜長夢多,五皇子決定擒賊先擒王,夜探北魏軍營,刺殺拓跋詢。
眾將雖贊同除掉拓跋詢,但對于五皇子親身涉嫌去敵營刺殺,是萬萬不肯同意的。一個個說得慷慨激昂自請前去,絕不肯主帥冒險。
然而五皇子心里明白的很,能夠入北魏軍營刺殺成功的,也只有他一人罷了,諸將雖然勇武,卻不是什么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便是新亭和寄野,武功也在他之下。這次暗殺,也只有他有望成功。
然而兩軍陣前,主帥若有個閃失,必導致兵敗如山倒。故而他臨行前要將一切都安頓妥當。萬一他不能回來,由副帥代軍抗敵。
然而眾將也是決意不肯他涉嫌的,只差跪地抱大腿阻攔了。兩方正在僵持不下之時,大帳門簾被人掀開,一中年文士模樣的男子走了進來,含笑道:“我在外面聽了幾句,你們是要去刺殺拓跋詢?此等好事,為何不算我一份?”
來人正是照顧幼年的五皇子長大的大太監盧常庸,也是傳授他一身武藝的授業恩師。五皇子去往西境后,盧常庸隨行了兩年,后便隱退,浪跡江湖去了。
而今忽然出現在兩軍陣前,五皇子瞬間有了一種大梁有救了的欣慰感。盧常庸委實是他這么多年來遇到過的所有高手里面最強悍的,沒有之一。
當夜,盧常庸與五皇子潛入了北魏軍營,悄無聲息地進了拓跋詢的大帳內。
拓跋詢還沒有休息,見燈影晃動,知道有人進來了。但他并沒有叫人,而是淡定地叫喚了一聲,“師弟,別來無恙。”他與五皇子陳延易是玄機門下師兄弟,深知這個師弟武功得高人傳授,不是他能抵擋的,與其這樣,不如與之談判,何況他早就想這么做了。王丞相雖然可利用,但是能給他最大助益的還是與五皇子結盟。
而五皇子深知這個師兄詭計多端,本不想聽他說話拖延時間,但他心中始終有個疑問,讓他放緩了手中的劍。
拓跋詢洞悉了五皇子的心里所想,嘴角浮現一絲笑意,“你想知道她是怎么死的?”
幽暗的光線找不見陳延易瞬間蒼白的臉,死,她終究是死了嗎?他不愿意任何人把她的死訊坐實。
拓跋詢嘆息道:“我本不想殺她,然而我錯估了她,韓家世子又怎么能做俘虜,她自己跳下了懸崖,我相救不及,對你不住。”
這一句“對你不住”便是承認自己悉知五皇子對韓十一的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