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么……”
“我們大為這脾氣啊。”
“人家就質疑你兩句,你至于玩這么大嗎?”
“《夜曲》?有沒有懂行的?!這首歌感覺逼格很高,但我不敢評價啊。”
“這不算說唱吧?應該算R&B。但是……何必搞這么大呢?”
“降為打擊。”
“人家就diss你兩句,你非得這么玩?”
“就這前奏就是神。”
“這是流行說唱。當然有點偏R&B,不過不重要。牛比就完事了。”
“我特么第一次懷疑韓為是穿越的。因為就他平時那個莽渣樣能寫出這么有深度的歌?”
“話說回來。如果就是他寫的呢?怎么評價?”
“有沒有rapper?參加有嘻哈的在直播間,聽完什么感受?”
“車床師傅鄙視錢老不會車軸承。”
“你咋知道錢老不會車軸承?”
“呵呵,實際證明韓為會說唱。”
“扯淡呢?這特么叫會說唱?這是神曲吧?”
前世有一種說法,夜曲一響,只管拿獎。也許在剛發歌的時候沒這么高地位,后面被80后情懷給拔高到那種程度。可是夜曲本身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已經是毋庸置疑的。
你用再多的辭藻都是過多的贅述。
一個牛比就可以了。
“你們是不是不懂流行說唱和旋律說唱的區別?”
“韓為這首《夜曲》典型的流行說唱,怎么就不能算?”
“算不算不重要了。就有嘻哈那些rapper能寫出這么一首歌我跪地吃屎。”
“我擦,這就開始騙吃騙喝了。”
“吃屎還非得找個舒服的姿勢?”
“李傲不就是流行說唱歌手?狗哥偏旋律。至于龍澤陽……”
“我去韓為你玩這么大?!”
“真的為那些rapper悲哀。”
“我看這回誰敢質疑。”
“韓為你還是發專輯出單曲吧。這些歌尤其《夜曲》直播唱浪費了。你好好制作一下發出來,我買!”
“談錢是侮辱這首歌。”
“挺牛逼那些rapper呢?出來質疑一下。”
“那些rapper能寫出這種水準的歌,我直播吃自己。”
韓為呵呵笑著,結果只見一陣飄紅。
“白凌薇打賞100個宇宙之心。”
“傷痕累累打賞500個宇宙之心。”
“塵封往事200個宇宙之心。”
“狗溫杯里泡妞要早起打賞1000個宇宙之心……”
“周惢大賞200個宇宙之心。”
“蘇靈韻打賞100個宇宙之心。”
“鄭冰打賞100個宇宙之心。”
“鄭雪打賞10個宇宙之心。”
“林妃嵐打賞100個宇宙之心。”
“金小曼打賞200個宇宙之心。”
“為愛發芽打賞200個宇宙之心。”
“歐瑤打賞50個宇宙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