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皮特說英國變成歐洲藝術電影的核心值得商榷之外,其他沒毛病,影評人喜歡夾雜私貨,也是很稀疏平常的事。
老皮特妻子是意大利人,所以對意大利了解比較深,都知道除金錢外沒有百分之百好評的東西,也不對哪怕錢都有人一邊用,一邊咒罵“尼瑪,為什么一用就沒,為什么不成熟點自己生崽崽,能不能讓人少操心”。
在歐洲對于《天堂電影院》的差評,集中在電影故事內核三觀不正。
“難道沒有成功,就不能回故鄉嗎?”很多人反問。
但實際就像老皮特的影評,意大利電影中存在的“偏向主義”,喜歡對一件沒有未來,沒有把握的事孤注一擲,例如費里尼的《白酋長》,在結婚現場逃走的女主癡迷于電影明星白酋長,然后玩命追星,結果白酋長是個渣。
這種偏向,有可能三觀不正,有可能很正,反正意大利導演是喜歡在作品中放大處理。
或許和意大利一直以來的歷史有關,因為在歷史上意呆利從來都沒有如此偏執過一直投降,從來沒有國家能將意呆利打敗……
經過老皮特的評論,不理解的英國人們稍微能明白電影的情緒,再加上因為隨著楚舜名氣的提升,電影熱度持續走高。
時間在《天堂電影院》上映的日子,緩緩流逝,期間楚舜接到了兩個有意思的電話,一個是電影學院的主席阿方索打電話告訴楚舜,意大利外交部提名了楚舜,頒發“意大利之星騎士勛章”,目前委員會正在審核。
這勛章是專門頒布給“推動意大利和其他國家的友好關系做出杰出貢獻的外國人士和海外意大利人”,據阿方索說,勛章之前頒發給華夏人都是企業家,以及外語學院校長,楚舜是自獎項成立以來,外交部唯一請提的導演。
楚舜對此表示很期待,但實際上期待值也就那樣,歐洲國家就喜歡頒發各種勛章。
另一個是法國《世界報》主編想要華夏給楚舜作專訪,作為法國最暢銷的報刊,楚舜拒絕了。
但楚舜聽報社打電話過來的主編,挺會說話的,所以拒絕的方式比較委婉。
“如果有機會來法國,一定會接受《世界報》的采訪。”楚舜表示。
主編還以為是楚舜對法國感興趣了,所以立刻回答:“楚舜導演一定要來,巴黎也是座很有意思的城市,我可以擔任向導工作。”
巴黎來說,楚舜想了想他對巴黎最大的印象,是來自于一部叫做《香水》的電影。
“好的,有機會一定。”楚舜說完也沒和《世界報》主編多聊,因為雙方都忙,掛斷了電話。
楚舜繼續挑選演員,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兩天內就挑到合適的,邀請來華試鏡。
“也不知道黑客帝國這個炸彈,能夠在這世界刷下多少票房。”馬上要割資本主的韭菜了,楚舜還有點小激動。
“好久沒發微博了。”楚舜編輯發了一條。
我不是楚舜:[新電影《黑客帝國1》科幻電影,投資兩億美金,可以期待一下。]
本來《天堂電影院》上映兩周熱度就還在,楚舜這貨還發了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