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期待新片和紀錄片”、“用紀錄片的方式的確最合適”、“從未想過,我有一天會如此期待一部紀錄片”……
紀錄片《隨電影①》還沒有開始拍攝,就已經備受圈內人關注,準確來說這種技術向的紀錄片本身就是拍攝給圈內人以及一小部分觀眾看的,很簡單的例子《張藝謀和他的“影”》,有多少人知道這一部紀錄片電影?基本上和羅伯特記下來要拍攝的差不多,記錄了張藝謀拍攝《影》的全過程,從演員到的道具,都是全面展示,關于張藝謀影像風格的期刊論文,對這部紀錄片的引用非常頻繁。
導演們交談很自然,比奧斯卡晚宴自然許多,因為沒有那么拘束。
“應該多邀請一些意大利導演。”歐迪亞心中有點后悔,因為他發現由于好萊塢的導演最多,也都是熟識,所以基本上是把楚舜圍了起來,歐迪亞壓根就插不上話。
歐迪亞有點忿忿不平,他才是第一個認識到楚舜才華的人。
大約半小時,該到的,和不該到的都來了。
該到的自然是楚舜發送了邀請函的人,而不該到是不請自來的明星們,還有混進來的記者,雖說北影安保方面還是挺嚴厲,但架不住狗仔們手段很多。
校方也知道,但這些狗仔只是想要大新聞,不亂鬧事,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有顧忌的總會顧忌沒有顧忌的人。
[楚舜導演鼓勵獎]成立儀式正式開始,先是北影領導扈校長上臺講話,大約是說一說為何要成立這個獎,說完后邀請了楚舜上臺講兩句。
“我拍攝第一部影片是大一,《六格》票房撲街了,第一部電影的投資不大,故事也相對簡單。”楚舜也回憶起了曾經,又道:“大二開始拍攝《殺死比爾》,是網絡電影,門檻很低”
下面的學生們聽著楚舜在臺上講。
“六格故事還簡單?都說很經典,但我都看不懂拍的什么。”
“殺死比爾門檻低嗎?我記得也是好幾千萬的投資,現在還是網絡電影分成第一。”
“投資都很難拉,雖然學校有拍攝贊助,但幾乎也只有在畢業作品的時候。”
楚小天看著臺上的叔叔,口中都是騷話,還有許多著名導演聽著,并且還有專門的人進行同步翻譯成英文。他一直覺得會說騷話其實沒什么大不了,厲害的是讓別人肯安靜的聽你說。
“學生導演是電影行業的未來。”楚舜最后用一句官方話語收場:“所以希望你們能夠拍攝出更多的好作品。”
鼓勵獎也是有獎杯的,也可以稱之為金鴿獎,整體形狀是鴿子,底座邊沿是橄欖枝的花紋,然后仔細看鴿子兩邊翅膀的紋路,能夠看見“楚”、“舜”二字。
獎杯形狀是楚舜設計的,沒什么其他意思,主要是為了和平,銜著橄欖枝的和平鴿,頒獎嘉賓也是楚舜。
獲得第一屆[楚舜導演鼓勵獎]的是北影大四的一位學生,拍攝的一部短片在網絡上非常火爆,第一屆金鴿獎肯定是辦法給北影的學生,總不可能送北影成立的獎,第一屆被中戲或者是上戲拿去了,那就不科學了,第二屆開始才是各憑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