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名為“時空管理部部長”的分析帝,分析到——
[不參考國外的戰爭片,因為工業體系和效率不同,我們就參照我們國內口碑還不錯,豆瓣評分在7分以上的戰爭片,平均投資1.7億軟妹幣,平均拍攝時長十四個月,最快的一部也是十一個月。
用比別人快三倍的拍攝速度,拍攝一部好的戰爭片,我是相信楚校長有實力辦到,畢竟是辣個男人,雙手拉著劇組前進的存在。
但四個多月拍攝周期,原本就緊張無比,還要拍攝另外一部《菊次郎的夏天》,這不是奇跡,是在摧毀楚校長!]
甭管這水友“時空管理部部長”,取這樣ID是不是中二,但帖子內容是說得很重,還并非無的放矢,接下來有支撐觀點的內容。
[《菊次郎的夏天》是中日建交五十五周年的慶禮電影,楚校長拍攝的上一部島國題材是《東京教父》,縱觀所有楚校長的作品都是很精彩的作品。
那么強行讓楚校長拍攝兩部電影會有什么后果?即便《高山下的花環》是和美麗人生一樣,“耍巧”的戰爭片,但請別忘了,美麗人生加上后期,也是四個月的制作時長。
可以預見,要強迫楚校長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高山下的花環》與《菊次郎的夏天》,最終肯定會“兩不像”,兩邊都沒能拍攝很好。
為中日建交五十五周年準備慶禮。
獻禮建軍一百周年,兩者都是極大政治分量的作品。
接連兩部作品失敗……哪怕是歷史第四人的楚舜,后果也是很嚴重的。
先提個醒,希望介時觀眾們能夠注意客觀事實——拍攝周期太短,非人之罪!]
能夠看得出,分析帝是楚舜的粉絲,至少也是路人粉的程度。
所分析的內容,其實會這樣想太正常,不這樣想,才有點夸張。
但后果并沒有這樣嚴重,即使兩部電影,如分析所說拍攝大失水準,也影響不了楚舜的票房號召力。
經過七八年的打拼,留下諸多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作品,不是說隨隨便便一波浪打來,就可以像海邊壘的沙子城堡毀于一旦。
時空管理部部長長篇下來,只有有一句話說對一半,如果兩部電影都失敗了,的確對在國內地位有影響,準確表達是官方重視程度會削弱一點。
但真不大,來個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就能奶回來,有時網友們看到的,和官方本身所需要的并非一回事。
舉個例子,2016年猴年春晚在開始前許多人都想請六小齡童參加春晚,六老師雖風評近些年不佳,但童年回憶也是無可替代。
但總導演呂導沒有這么做,因為有其他因素,有比滿足網友更重要的安排。16年這一屆春晚被網友稱之為最爛春晚,網上的吐槽鋪天蓋地。
但對呂導有影響?并沒有,現任央視綜藝頻道節目主任,還在17年制作了國家寶藏。
觀眾反饋評價,在某些時刻并不是評判的唯一標準,當然能夠叫好,肯定是最優。
一通分析,除了滿屏心疼楚舜之外,其他都是罵聲。
罵聲的攻擊對象沒有具體,反正是造成四個多月,需要楚舜拍攝兩部電影的罪魁禍首——不也是楚舜本人嗎?
“拍攝時間長,不等于可以拍攝出一部好片,但精彩的影片一定要經過長時間細心的拍攝,好像大船,光是模型都搭建了好幾個月,我還是期待許導的《山河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