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山下的花環》上映第三周,中影、西影、上影、珠影、太平洋保險、人壽保險、中糧等國營單位,似乎商量好了,官微發布公告組織觀影。
組織觀影說白了是包場,本身包場行為,是沒理由光明正大說出來,有點政治任務刷票房的嫌疑。
但奈何《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質量絕佳啊!
還是建軍一百周年的獻禮,沒有誰會說什么,網上有噴子也被禁言了,關鍵時期微博也很緊張。
中影為例,看看官微所發:[祝賀祖國建軍一百周年,楚舜導演獻禮作品《高山下的花環》,緊跟時代要求,揭示了一支正義之師、勝利之師的一場戰斗過程,以小見大具有史詩般的宏闊主題,將組織觀影學習烈士的精神,領略先輩風姿。]
看看人家小詞是一套一套的,楚舜覺得這些單位包場觀看是沒問題,只要片好,不強行讓人看爛片就成。
如此火力援助之下,第三周的票房,再次暴走!
單周居然第三天還沒有跌破十億,完全不符合市場。
還沒完呢,在高山上映的第四周,教育局突然提倡“學習先烈勇敢無畏,愛祖國”,你甭管提倡的內容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學校如何做的。
一般學習先輩,都是學紅歌,市里面舉行紅色征文,又或者是參觀當初革命先烈的展覽館、故居。
好似山城,不提“解放碑”,那東西其實是“人民解放紀念碑”,是全國唯一一個紀念中華民族抗日勝利的紀念碑,但現在是山城的購物中心,每到節假日都太堵了,感受不到一點氣氛。
紅巖紀念館、歌樂山烈士陵園、聶元帥陳列館,才是會讓學生們去參觀的地方。
然后大不一樣的,還有學習紅歌的項目,只不過紅歌中多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國》,全國范圍很多初中、小學,組織去看《高山下的花環》。
其中要是沒有中宣部授意,那真的不現實。
前面建軍九十周年,或者是建黨、建國等這些重大節日的獻禮電影,國營公司,或者政府單位也有組織去看,但絕對沒有如此大規模包場。
至于組織學生去電影院更沒有過,在楚舜的記憶中,只有地球上小學時,組織過《沖出亞馬遜》。
沖出亞馬遜獲得了“**獻禮電電影”、“全國中小學生百部優秀電影”、“教育部推薦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三個榮譽,認真來說,沖出亞馬遜作為真人真事改編,的確也是一部經典的軍事片,但拿來和《高山下的花環》比較,真的不能打。
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是它的制作方是央媽和八一制片廠,高山還是軍方和中宣部呢,估計用不了多久也能得到這些榮譽。
之所以《高山下的花環》,得到中宣部如此的“偏愛”,關鍵在于楚舜這件事辦得太漂亮,挑不出一點毛病,臨場挑起重擔,并且還拍攝出經典。
第四周的票房也不差,更重要的是,中宣部有另外的消息。
“范部長,島國外務省聯合東寶會社想要引進《高山下的花環》。”王主任接到一個很神奇的事,末了還補充了一句:“并且東寶會社希望盡快,還不需要日文版配音,只需要有日語字幕就可以了。”
作為中宣部的頭頭之一,范部長是管宣傳的,引進以及被引進這些事一般來說是中影的業務范疇,只不過《高山下的花環》情況特殊,是軍隊聯合中宣部制作,雖然版權在楚舜手上,但中宣部擁有宣傳使用權。
“島國引進高山?”范部長心中疑惑了一會,然后想了想高山的內容,哦是越戰,和島國入侵沒什么關系,再加上楚舜在島國龐大的人氣,島國方想要引進非常正常。
只不過這種事太少見,認真來掰扯,戰爭片除開好萊塢,其他國際是很難輸出的,甚至于連好萊塢的很多戰爭片都會失利。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