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狗腿,是尊重。
羅伯特今年也六十七歲,也是名滿天下,現在大小是國際紀錄片協會的副會長。
會長年事已高即將退下,羅伯特至少還能再拍攝三部紀錄片,屬于還有創作力。
和羅伯特一個輩分的紀錄片導演,比代表作?比知名度?沒一項能打,《隨電影1》或2,單拎出來一部都是秒殺,是紀錄片協會鐵板釘釘的下任會長。
即便如此,已是寫進教材的歷史地位,羅伯特對楚舜的尊重也絲毫不減。
“紀錄片開始前,要我講兩句,作為首映致辭。”
楚舜講話一向都是國語,他道:“在座的對音樂,都有研究,都是專家教授,而我本來不是音樂專業,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所以我自我認知是門外漢。”
似乎楚舜的話也有道理,在座的都知道他畢業于華夏北影導演系,但話又沒那么對。
總感覺在臺上的那貨在凡爾賽,可惜沒有證據。
“讓我來講,是外行人教內行人做事,我分享感想。”楚舜頓了頓繼續道:“為增加自己話語的可信度,我們往往喜歡引用名人名言,我也來引用一句,楚舜說——音樂是思想的聲音,可以表達思想。”
名人名言,楚舜說的自己的話,但沒人認為這話不對,他不是名人誰是名人。
“我配樂是想表達電影的聲音,無論悲傷、心動、開心、懸疑又或者是情緒的轉化,都可以用音樂說出來。”
“先有電影后有配樂。”
“歡迎各位觀看我的配樂之旅。”
楚舜說完后下臺,現場掌聲響徹,的確非常期待,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配樂大家,名頭不是白叫的。
音樂廳燈關閉,《隨音樂》開始放映——
滴答滴答,一開始水流聲,從水滴聲變成小溪流動的潺潺,再到江水濤濤,最后是海浪沖擊礁石的嘩嘩聲。
第一章節的題目:水
[你認為用一種樂器表現水,應該是什么樂器?]
畫外音是羅伯特的配音,最先開始的是《歐維》的配樂,影像是楚舜指揮樂團的錄音。
“這段配樂的名字叫《白色如夜,和安德森》,為什么白色會如夜,是大雪的顏色,大雪會掩蓋一切悲傷。”
楚舜說道:“都是白色,黑暗之后不一定是光明,也可能是不悲不喜的白色,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
很顯然,樂隊成員和音樂廳的觀眾,都似懂非懂,太抽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