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BC記者最新的民調,同意獨立的蘇格蘭民眾,從19.7%贊成變成現在的64.8%,下半年妥獨立公投妥妥的了。
另外說一句,在海邊的曼徹斯特前,比例大概是55(反對):45(贊成)左右,而上映后達到歷史最低81(反):19(贊),說一句以上比例是大概比例,還有選民選擇棄權票。
在此外,《太陽報》突然問出一個疑問“以往每次蘇格蘭的脫英獨立公投,英格蘭都會控制言論,可這次如火如荼的游行,以及發表言論,為什么一點禁止都沒有?”
太陽報是英國銷量最高的報刊,但含金量不夠,組作為默多克傳媒集團的一角,擅長煽動民眾情緒,又被稱為西歐小UC,讀者中下層較多。
民眾也的確好奇,即便是要自然冷卻不發言,可至少也得控制傳播吧,遠在倫敦對蘇格蘭晚報一類報刊沒有控制力,可BBC、泰晤士報控制一下總成吧?
簡直是采取休克療法啊。
難不成是……是首相溫斯頓在暗地里也支持蘇格蘭獨立?
如此想法在不少人心中閃過,太陽報發表這個疑問后,《泰晤士報》也在翌日發表言論。
“首相溫斯頓·坎寧先生是否有意造成當日大不列顛島的混亂,首相府新聞發言人未對[自由、華萊士]發表任何看法。
內閣也未對蘇格蘭日漸高漲的脫英獨立風潮有絲毫應對,工黨在十天內兩次提交對政府不信任案。
我們的沉默者坎寧先生,依舊沒有出現發生,難道他真的沉默了嗎?”
沉默者的稱呼,是在一次北約會議中,其余國家領導人都各抒己見,但坎寧一言不發,好像一個啞巴,政敵為嘲諷,在報刊上創造這個稱呼,寫作沉默者,讀作啞巴。
即便泰晤士報也被默多克新聞集團收購了,但保守的風格,即便銷量不足太陽報的二分之一,可英國第一主流報紙的地位無可撼動,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英國中產份子,以及精英們都會購買這個報刊。
關于首相坎寧行為舉止,全民都陷入了猜想。
“坎寧是叛徒,他是英國的叛徒!”一位白領在采訪中形容現任首相,似乎已都認定了,坎寧也支持分裂蘇格蘭獨立。
我們話分兩頭,說說八戒那邊的故事。
“香水的演員真不好找啊。”楚舜每次都會寫要尋找演員的特點,這次都無從下筆,都不知道怎么描述。
地球上香水扮演男主角雷格諾耶的演員,是英國比較出名的視帝本·威士肖,出名的電影不算多,但英劇卻極多《酷兒們》、《司法正義》、《演播時刻》、《冰雪暴4》等。
要說威士肖演得好嗎?的確好,直接獲得了這種類型片的頂峰,歐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都知道《香水》是很難入歐洲三大的眼界。
可要說演得完美無瑕,楚舜又覺得可以改進一番,這才是陷入迷惑的主要原因。
“不著急,現在才七月中旬。”楚舜拿起手邊的報刊,前面說了,他訂購了許多報刊雜志。
《紐約時報》連續好幾天討論蘇格蘭獨立的事宜,很多研究國際局勢的專家教授發表意見,總結出來就一句話,英國不僅可能面對北愛爾蘭回歸愛爾蘭。
這樣一來,英國的國土面積損失三分之一左右,很夸張。
“英國被我霍霍得這么慘嗎?”楚舜想道,倒不是心生愧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