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的開場,我總是會驚嘆楚舜導演的序幕。”居伊說道。
普路點頭:“幾個鏡頭調度很出彩,短短兩分鐘就讓觀眾了解到,這個犯人所造成的罪,給這座城市的市民帶來多大的傷害,吃肉喝血絲毫不為過。”
“序幕和結尾都是其他導演學習的財富。”居伊小聲說。
觀眾都沒注意到,此時此刻罪犯都沒有正臉。
行刑官眼看廣場的士兵也控制不住群情激憤的市民,所以也趕緊催促判告官宣讀結果。
法院審判的結果是四十八小時內,香水工讓·馬普蒂斯特·格雷諾耶將會掛在十字架上,用鐵棍打斷手臂、肩膀、肋骨、腿,然后直到死,劊子手也不允許采取任何仁慈的做法。
隨著判告的宣告,廣場上民眾連同士兵一起高聲歡呼,仿佛是巴黎公社成功的歡呼。
對判決很滿意。
觀眾的心思被吊起,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夠讓市民們欲除之而后快,鏡頭似聽到影廳觀眾心里的呼聲,格雷諾耶是一個瘦弱的男子,身體因為恐懼縮著,或者說不是恐懼更像是到陌生環境的不適,聽見酷刑的宣判他沒有絲毫反應,他完全看不出一丁點連環殺人狂的氣質。
“是抓錯了?”有觀眾猜想。
旁白響起,開始講述起格雷諾耶的故事,定格畫面慢慢拉進,一般要切入回憶是從人的雙眼轉場,可此處鏡頭鎖定在鼻子,快速推鏡突然吸氣!
仿佛把所有都吸入,是鼻子的回憶。
交待背景:格雷諾耶是十八世紀的法國人,臭名昭著卻又才華橫溢。
香水工才華橫溢是什么意思?
故事所講的吸引力很強。
十八世紀的法國有多臭多亂呢,沒有下水道系統,所以生活污水、人和動物的糞尿等,壓根沒有專業的處理地點,包括凡爾賽皇宮的護宮河都臭氣熏天,在最糟糕的地方沒有下腳的地方,比到農村去旱廁體驗還糟糕。
法國最臭的地方是巴黎,因為巴黎是歐洲中心,而巴黎最臭的地方是城內鑄鐵廠大街和弗爾大街間的圣嬰公墓。
聽名字似乎是蠻神圣的地方,其實和神圣不沾邊,在上百年來教堂死亡的尸體都被運過來埋葬,后來居民受不了才遷走,在面上搭建了食品交易市場。
也不知道是成百上千年浸染的尸臭淹沒死魚的惡臭,還是惡臭淹沒尸臭,反正格雷諾耶的親媽感受不到,因為她正在分娩。
才二十五歲的她,是第五胎,因為前面四胎都在魚檔旁完成生下都是死胎或者奄奄一息根本養不活,所以壓根不在意,快速的割斷臍帶后,將格雷諾耶扔到宰魚臺下,和魚鰓、魚內臟等垃圾放一堆上面,有蚊蠅嗡嗡,在她看來死嬰和魚內臟沒什么區別,到晚上收攤一起鏟到河中就成。
出乎預料的是,在如此極端惡劣環境下格雷諾耶也活了下來發出響亮的哭聲,哭鬧引起人們注意,并吸引了警察。
于是乎,格雷諾耶母親被指控多次殺嬰被判決死刑,在沙灘廣場絞死。
“死刑太不人道了。”杜智說道,這樣一來孩子不就無依無靠了嗎。
雅克道:“所以我們1981年廢除死刑的決議,沒有錯。”
法國推行死刑決心很強,在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時各種搞事情,而女性觀眾看著婦女在臟亂差的魚市場分娩,雙手遮住臉不忍心看。
而警察照顧不了嬰兒,所以格雷諾耶被送到賈亞爾太太的孤兒院。
巴黎每天被跑去的嬰幼兒很多,今天包括格雷諾耶在內有四人送來,那時的孤兒院是私人創辦,然后每收養一位孤兒政府都會給予一定金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