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家莊園的生活一直平靜而有序,甚至可以說有些無聊。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來到了隋開皇十九年十二月的二十四日,也就是民間為迎接新年做準備的臘月祭灶日。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
俗語有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有很多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宋代詩人范成大就曾經在他的《祭灶詞》中寫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所以在關家,主持祭灶的“重擔”當仁不讓地落在了關寧的肩上。
祭灶的地點設在關家大廚房內。
祭品很豐富,有豬、雞、魚、鴨、蛋五牲,水果菜蔬十數種,糕點又十數種,分別以鼎盛之,更設香爐酒醴,陳列于供桌之上。在廚房的煙火氣中,一眾男人跟隨著關寧酹酒祭拜,泱泱然有如皇帝祭天。
祭完灶之后,迎新大掃除便開始了,清掃完畢后,關母還會以大家長的身份給眾人分發賞錢。
這個是重點!!尤其對于關寧來說!
他現在五行缺錢,錢是什么?
——那是命啊!
一番折騰下來,關寧領到了兩萬錢,這要是放在過去,他是嗤之以鼻的,但現在無異于久旱遇甘霖。
聽小舞說,少夫人也領了賞錢,除此之外,關母還贈了她玉佩金飾以及珍珠,至于數量是多少,關寧沒敢問,因為害怕聽了之后會傷心!
有了錢,關寧便立即帶上幾張畫好的圖紙,叫上小舞、“車神”以及靳六子出莊去了。
他這次要找的是一間位于城郊的窯廠。
這間名叫“裕隆窯”的窯廠是家老字號,專門燒制各種陶土器皿,坩堝以及瓷器,在揚州享有盛名。他們出品的東西質量極好,當然,價錢也很貴!
關寧定制的東西,之前從未有過,就象打煤器,鐵鍋,一間作坊接了他的單子,往往都要重新開模,才能按照他的要求,做出他要的東西,所以價錢會更貴。
這次要定做的,依然是他跟小舞說的“一些小玩意”。
到了窯廠,見了掌柜,遞了圖紙,費勁地解釋一番,然后交定金,然后馬不停蹄地趕往上次去過的那個鐵匠作坊,那個鐵匠作坊在官市中的門面只是一個接訂單的地方,他們的鑄煉場也設在城郊。
關寧去鐵匠作坊的目的,同樣是訂制“小玩意”,然后又是遞圖紙,解釋,交錢……整個過程大抵如此……
在此過程中,小舞覺得無聊得要命。
小舞之所以覺得無聊,是因為關寧說的每句話,十有**她都聽不懂。
從領到兩萬錢到全部花出去為止,關寧只用了半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