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老夫和你拼了!”魏征一聲大喝,就要上前立刻被房玄齡等人拉住。
文官倒是還好說,武將的那筆糊涂賬根本查不明白。
李世民也只好草草退朝。
看來想要在朝中推行借貸記賬法,有不少的阻力。
武將不愿意被查,文官就愿意被查嗎?也不見得文官有多少是清廉的。
李世民頭疼地坐在甘露殿。
對身邊的王鼎說道:“把房玄齡和杜如晦叫來。”
“喏。”
涇陽的養雞場和養豬場都很大,就建在涇陽的村北口。
往村北多走幾步就是馬圈,那里原本是長樂公主的封地。
孩子們一大早便來到了養雞場,撿雞蛋。
李正對孩子們說道:“不要都撿了,多留幾個孵小雞。”
還是有一些孩子撿了雞蛋就興高采烈地跑回家。
村中的嬸嬸笑罵了幾句也沒攔著。
孩子們長身體需要吃肉吃雞蛋。
留下了一千枚雞蛋用來孵化小雞。
李正穿著一身麻衣打掃著雞圈。
忙完了雞圈打掃豬圈,李正親力親為。
豬圈大體看上去還不錯,就是為數不多的幾頭公豬,半死不活地低著腦袋,無精打采。
想來公豬的日子在母豬群里并不好過。
唐朝人的養豬方法都太簡單,基本上就是放養不會有太多管理。
把豬圈也清掃干凈,豬圈若是長期臟亂差,豬也會生病的。
和打掃這里的嬸嬸們囑咐了幾句。
李正爬上一輛牛車。
帶著一些肉食蔬菜還有黍米,前往護衛隊,護衛隊每天的伙食都要一大早送過去。
都要吃新鮮的,才能更好地鍛煉身體,保護村子。
把牛車停到護衛隊,就有人來搬。
李正看到李恪正好搭弓射箭。
李世民特許給了涇陽五百士卒的裝備。
李正看著放在營地的這些盔甲與刀,顯然都是人家用剩下的。
李恪彎弓搭箭,一箭射向五百步外的靶子,擦著靶子而過。
箭矢沒有射在靶子上,李恪氣餒地放下手中的弓。
李正安慰道:“箭法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看緣分的,不中也是正常的。”
“箭法貴在一個孰能生巧和緣分沒有關系。”李恪說道。
這李恪是聽不懂安慰人的話是不是?
看在他免費給看護村子的份上,不和他計較。
“你說你父皇也太小氣了,送五百士卒的裝備,送的怎么都是別人用剩下的。”
李恪也說道:“有就不錯了,父皇很少給主動給權貴兵甲。”
“不會嗎?我看程咬金他們家的部曲不是有刀有盔甲的。”
李恪黑臉說道:“程咬金死皮賴臉找兵部買來的,你以為我父皇會隨便給人家兵甲嗎?”
李正琢磨著說道:“原來程咬金這個匹夫如此死皮賴臉,看來是我小看他了。”
說完細細一想,要是李世民真給那些權貴家的部曲人手上百副兵甲,他這個皇位還坐得安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