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姑娘會嫁到一個窮苦人家過苦日子。
現在日子好了。
村子里的孩子們也在一年年地長大。
嬸嬸們手里的錢也越來越多。
原來的涇陽村民誰家都有一筆比較豐厚的存款。
家里有存款了,有了錢了。
村子里的嬸嬸們在給自己兒子找媳婦的時候心氣也就高了不少。
以前是別人不要自己的兒子,現在是自己瞧不上人家的女兒。
整個涇陽村說來也奇怪,大多數的婦人都是生的兒子。
有人甚至是生了三個都是兒子,愣是沒有生出一個女兒。
整個村子算上嫁出去的也就只有七個小姑娘。
以前沒得選,但凡只要年齡合適是個女的,能生孩子。
現在還要挑肥揀瘦,整個涇陽在周邊村子里也非常地有臉面。
但凡是涇陽村的人,其他村子都要高看幾眼。
香水明日就要開始買,李義府有條不紊地布置著事情。
李正在河邊的樹蔭下看書,不遠處是一幢正在修建的房子,這幢房子有一個很大的院子。
村民是按照長安大戶人家的庭院來布置的,整幢房子大概有六畝地這么大。
李泰可以順利地走入涇陽,也是為數幾個不多可以出入涇陽的人。
來到正在發呆的李正的身邊,李泰也看著眼前這個正在修繕的新房子。
“這就是你以后的新房子?”
李正木然地點頭,“嗯。”
李泰說道:“你現在也是一個縣侯了,也該有大房子住,也就你做了這么久縣侯還住著自己的破舊房子。”
李大熊有一種不想離開老房子的念頭,可能心里的一份念想,想要守著老房子。
李泰說道:“你看看長安別的權貴,誰家沒有幾個丫鬟仆從,也就只有你了,做縣侯了還過得和尋常百姓一樣。”
“胖子。”李正瞧著他說道:“我和你們不一樣,我就不喜歡你們的那種生活,太腐朽了。”
“腐朽?你這才叫腐朽,人活著不就是一個體面。”
找一群丫鬟仆人伺候自己的日子,叫做體面。
吃穿住行總要有自己動手的,對李泰來說那樣的日子是體面。
價值觀不同,三觀不一樣,李正對李泰的話有些不敢茍同。
半躺在樹下,李正接著看著手中的書。
這本書叫做呂氏春秋,是呂不韋讓他的三千門客寫的。
當初呂不韋還放言誰可以改動上面的一個字,就賞賜萬金。
從此這本書一舉名揚天下。
呂不韋是一個商人,也是一個很聰明的商人。
身為商人是一種被朝中大臣和讀書人看不起的職業。
呂不韋想要躋身士族,就讓自己的門客編寫的這本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