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默嘔躬身行禮轉身離開。
瞧著他的背影,許敬宗小聲說道:“長安令,這個默嘔怕是要成氣候了。”
李正點頭,“我知道,要早做準備。”
許敬宗點頭,“兵器不難辦,可是吐蕃說要十萬石糧食,我們從哪里拿十萬石糧食。”
李正接著說道:“放心吧,馬上就會有的。”
“……”
許敬宗神情有些迷茫,抬頭看了看天。
“別看了,天上不會掉糧食。”
“如今各國使者都在長安,吐蕃已經談下了,薛延陀的事情也可以安排起來了,接下來的事情你去辦。”
許敬宗神色凜然,到了現在終于明白李正想要把生意做成什么樣子。
吐蕃和西突厥的成果復刻到關外諸國,想到以后關外諸國的戰爭都在李正一個人手中主導,那會是一幅什么場景。
說什么生意,與其說這是一筆生意不如說著這是軟刀子割肉。
默嘔的利用價值遲早會用盡,戰事也不可能永遠存在。
等到大唐真正出手,那才西突厥,吐蕃乃至東突厥的末日。
李正把手中的兩張訂單交給大虎,給祿東贊的價格其實很便宜。
正因為便宜他才會上鉤,吐蕃才會上鉤,一旦咬勾了就沒這么容易脫鉤。
大虎拿著訂單就策馬去了龍武軍。
李正接著鼓搗棉線,一條頭發絲粗線的棉線在手里漸漸成型。
試了試這條棉線的韌性,用這條棉線割開一塊豆腐的時候,李正知道這樣的棉線可以用來豆腐了。
兩年的豐收,讓關中的糧食大跌價,涇陽也開始大批量收購糧食,涇陽縣村外,有不少人拖著一車車的糧食而來。
只有涇陽才肯收這么多的糧食,而且價格還不錯,新米一斗十錢,陳糧一斗五錢。
這對百姓來說還算是很實惠的價格,都愿意把糧食賣到涇陽。
除卻自己的吃的,還可以留下一筆比較豐厚的收入。
李義府忙得滿頭大汗對許敬宗埋怨道:“老許,長安令買這么多糧食做什么?涇陽就這么點人,吃都吃不完。”
許敬宗小聲說道:“原來長安令說的糧食是在這里,想來都在算計之中,放心,咱們長安令從來不做虧本的生意。”
李義府問道:“莫非早有安排。”
許敬宗一臉高深地點頭,“這些糧食會讓長安令大賺一筆,價格說不定還會翻幾番,賺大了,要發財了。”
接著指揮村民幫著搬運糧食,大牛狄仁杰和裴行儉也在幫忙清點。
一車接著一車的糧食運入涇陽。
錢也是一車接著一車,在李大熊一臉悲痛的神情下運出去。
李正掙錢很厲害,花錢的速度也是讓人嘆為觀止。
光是一天時間,就花去了上萬貫。
而且看這個架勢一兩天不會結束還要接著運錢出去,越來越多的人來涇陽傾銷糧食。
李大熊欲哭無淚,“留點,別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