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若是士族可以放手對士子的控制。
朝堂可以有更多的寒門學子。
若是將軍可以放下手中的兵權,朝中也可以培養出更多的新將領。
有些事很多人看得明白。
可過好自己的兒子已經很不容易,他們哪里顧得上下一代人,下下代人。
就像是始皇帝修建長城,修建馳道。
當時有多少人反抗始皇帝的建設,現在就有多少人可以活在長城的庇佑下,千古功業卻被那些人唾罵。
多少飽讀詩書之輩對那時候的始皇帝抹黑。
即便是那些自稱大儒圣賢的人活在長城的庇佑下,卻大聲指責始皇帝,更是揮斥方遒。
始皇帝焚書坑儒真的是只對付儒家嗎?
想想這些張公謹心里也泛起一陣悲涼。
就像是楊廣修建大運河,對天下對后世真的沒有益處嗎?
只要懂一些調度運籌的人都明白,這大運河的意義有多大。
可那些在乎自己利益當下的人,又有多少人反對楊廣修建大運河。
他們哪里會想下一代的人,只要是損害了那些士族眼前的利益,他們就會發動自己的勢力,來反抗楊廣。
李世民說道:“如今大唐的土地并不是很富裕,想要這么大場面的種樹,土地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張公謹點頭,土地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對很多世家大族來說他們不會輕易讓出土地。
更不用說讓他們的土地去種那些沒有任何好處的樹木,至少耕種還能有一些糧食,縱使那些土地很貧瘠只要能種出糧食,對他們來說這樣的價值也是需要的,更不會用來種樹。
不是誰都有這么長遠的目光。
李世民重新回神看向地圖說道,“你覺得現在的吐蕃形勢如何?”
張公謹也看向地圖,“臣以為吐蕃這個地方雖說不是多么的豐饒,但吐蕃是大唐的西北隱患,能夠拿下吐蕃最好,吐蕃可以給作為大唐西方的屏障,拿下了吐蕃之后,中原數百年內再無西方隱患。”
“陛下請看。”張公謹上前一步指著地圖說道:“西域一片土地很荒蕪,不過這片地域非常的遼闊,如今的大食正在和波斯開戰,都說大食東征來勢洶洶,若是中原擁有西域作為屏障,大食的東征就會被攔在西域,無法踏足中原。”
聽張公謹說完,李世民了然地點頭,“要做成這樣,就要先把吐蕃拿下,讓吐蕃作為中原的屏障就必須讓吐蕃成為中原的附屬,吐蕃緊挨著大唐,一旦吐蕃在背后捅中原一刀,也不能小覷。”
張公謹點頭。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油燈說道:“吐蕃朕必要拿下,松贊干布不是一個蠢貨,他對富饒的關中難道沒有一點想法嗎?”
張公謹躬身行禮,“陛下明鑒,實乃臣民之福。”
說到這里,李世民又長嘆一口氣,“說來倒是容易,可做起來又有多難,如今朝中又有多少人反對出征吐蕃,機會就在眼前,三萬士卒就在河西走廊等著朕一聲令下。”
“那些世家的喉舌到處都在拉攏人,一起反對出征西域,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朕派兵橫掃了吐蕃,李正的談判就會成功。”
“世家視李正為眼中釘,不論如何他們都想要將李正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