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往長安方向看去低聲說道:“在你眼里,五姓是不是真的已經沒救了。”
鄭撅說道:“若說這個世道,五姓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那五姓就必須從這個世道上消失。”
王盛有又說道:“五姓和科舉之間就不能共存?”
鄭撅苦澀一笑,“王公子,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五姓七望的名聲有多大,五姓的名聲大過天,那么五姓就一定會亡,這天就是皇帝,一個做皇帝的人卻發現自己的天下有一個控制天下士子的勢力存在,而這些士子充斥著整個朝堂,你若是皇帝你會不會處心積慮除掉五姓。”
再看王盛的神情,鄭撅說道:“王公子,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人心從來都不全是善良的,你心里認為李世民是一個正直的皇帝,是一個會采納你建議的皇帝?其實不是這樣,這個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王公子這般的美好,這世道也有很多的殘酷。”
王盛低頭沉默著,“那李正是好人嗎?”
鄭撅又說道:“他不是好人。”
王盛又說道:“如今李正的名聲也很大。”
鄭撅笑道:“你是覺得五姓倒了之后李正會成為中原第一門閥?”
王盛點頭,“李正的財富很多,有說人再過幾年李正就可以富可敵國,而且如今的李正深得陛下的信任,這樣的人將來不會做大嗎?”
鄭撅說道:“或許李正將來的勢力會很大,不過我覺得李正看得比任何人都要遠,雖說他的名聲很大,但是罵李正的人不少,李正的惡名早就傳遍了中原,他愛錢,不要權,這樣的人往往可以活很久,李正不會成為第二個五姓,他不要權,寧可做一個商人,甚至不在乎他自己臭名遠揚,這樣的人才是李世民最需要的,他不會進入朝堂,當初多少人覺得李正是一個傻子,現在看來他才是最聰明的一個,這才是他真正高明的地方。”
王盛不再多說什么,心中泛著悲涼卻不知道這股悲涼要從何說起。
一邊朝著長安方向而去,就看到一隊車馬經過,看到滿滿當當一馬車的書籍。
王盛心中越加著急,十多輛馬車中塞滿了一車車的書籍。
鄭撅派人去打聽了一下,聽運送這些書籍的人說,這些書都要送往太原。
甚至對方還送了幾本書。
鄭撅打開書看著上面的內容,“腦筋急轉彎又出新的了,你要不要看看。”
“腦經急轉彎?”王盛說道:“之前看過這種書籍,是李正編撰的吧,不過是一種無聊又無趣的書罷了。”
鄭撅提著這本書說道:“我倒是不這么覺得,相反我覺得這種書籍對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特別有用,有些時候我們墨守成規地想問題,往往想不明白,但若是換一個角度想問題,你就會發現一切都豁然開朗。”
王盛不屑說道:“我不需要看這種書。”
“你父親和你母親生了個兒子,他既不是你哥哥又不是你弟弟,他是誰?”
鄭撅突然問題。
王盛騎著馬兒一時間有些想不明白。
鄭撅笑著說道:“當然是你自己啊。”
“……”
一行人朝著長安走著,其余人都很安靜,只有鄭撅看著手中的書籍,時不時傳來笑聲。
第二日的涇陽。
剛睡醒的李正打著太極拳,薛仁貴走來稟報道:“有一個叫做鄭撅的人要來見長安令,隨行還有十多個人。”
李正依舊慢悠悠太極拳說道:“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