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來一個人說道,這人還也叫來了一碗面。
鄭撅看著來人又行禮說道:“想必當面就是涇陽主簿李義府?”
李義府也不客氣拿起筷子夾了幾片羊肉吃了起來,又看了一眼鄭撅碗里的面說道:“這個面要帶著羊肉才好吃。”
說完李義府也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鄭撅又要拿起筷子去夾一片羊肉,就看見許敬宗動作飛快地夾起最后兩片羊肉,然后吃了起來。
碟子中的羊肉已經空了,鄭撅也只好就這么吃著。
剛一兩口覺得清淡,但繼續吃著味道又還不錯。
一碗面吃完,鄭撅長出一口氣。
許敬宗說道:“怎么樣味道不錯吧。”
鄭撅點頭道:“看著沒什么但吃起來確實別有一番風味。”
李義府站起身說道:“我還要去一趟長安找京兆府的崇義公子要一些卷宗。”
許敬宗說道:“是因為修繕排水渠的事情?”
李義府點頭便離開。
鄭撅很懂事地就把錢付給了伙計。
許敬宗帶著鄭撅一路走向村子里,“當今陛下來到涇陽避暑之后,村子里的守衛更多了。”
鄭撅看著后山的守衛,人數確實不少。
走了一段路看著如今的涇陽護衛人數,就算是要攻打涇陽也要好好掂量掂量。
難怪當初派出了這么多的刺客也進不了涇陽。
按照這個兵力想要攻打涇陽需要數萬的兵力。
而且涇陽與長安相望,長安的兵馬也隨時可以來支援,不知道李正新修的官道是不是也這個緣故,為了可以與長安想往,來往兵力運輸會非常的順暢。
又走了一段路,涇陽坊市喧鬧的聲音不在了。
第一次見到李正只是在護衛隊的營地,這一次真正走入涇陽這個村子,從后山看到整個村子的面貌。
就像這里是一個世外桃源。
這里非常地寧靜。
可以看到遠處有零星的村民正在田地里忙碌著。
“長安令就在馬圈。”許敬宗說道。
鄭撅回過神才意識到自己站在原地許久了。
跟上許敬宗的腳步,鄭撅也跟著走下山,走到村子的小道上:“這里的道路看起來好結實,好平整,這樣的路是怎么修出來的?”
許敬宗一路走著說道:“當初長安令從長安讀書回到村子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之后就是開荒,想想當初也奇怪,要了這么多的荒地竟然真的種出了糧食。”
鄭撅說道:“我記得那時候的李正還只是涇陽令吧。”
又走了一段路,鄭撅才走到馬圈。
李正和大虎正在馬圈里忙活著。
許敬宗說道:“長安令,鄭撅到了。”
李正從馬圈中站起身看到鄭撅走出馬圈說道:“這些馬兒都是龍武軍的馬兒,誰讓我還是一個養馬的。”
鄭撅躬身說道:“長安令還真是事必躬親。”
在馬圈旁的草垛坐下,李正說道:“也不是事必躬親,這個馬圈一直都是我和大虎在照料,兩個人也就夠了,不必勞煩其他人。”
許敬宗知道李正家中的侍女很少,從當初宮里給的十幾個侍女之后,李正家中就一直沒有再添下人。